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行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8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的理论基础第14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语综合课教学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模式第15页
    第二节 师生协商互动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协商互动与二语习得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师生协商互动的界定及发起第16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行动研究理论概述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目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行动研究的步骤第19-21页
第二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问题调查与分析第21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提出问题和假设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确立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假设性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课堂观察与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堂基本描述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词汇教学情况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文教学情况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堂教学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师情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学生反应第32-34页
第三章 师生协商互动教学实验方案设计第34-41页
    第一节 教学背景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发展汉语:中级综合(I)》教材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学实施的教学对象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师生协商互动中的教学设计原则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提供丰富的描述性语言和详尽的解释性语言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注重语言结构的练习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必须进行有效输出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师生协商互动中的教学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协商式词汇教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于语篇的课文教学第40-41页
第四章 师生协商互动教学实验方案的实施及反思第41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方案实施过程展示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学准备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学实况第43-49页
    第二节 教学实验的效果及反馈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方案实施效果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问卷反馈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学生评价和建议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教学设计的成功与不足第51-52页
    第三节 师生协商互动教学建议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师生共同创造丰富多样的情景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培养学生发起协商互动的意识和能力第52-53页
结语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附录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请求、称赞、辞让、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语用失误研究及教学策略
下一篇: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指示代词偏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