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目的 | 第10-11页 |
二、语用失误研究及教学对策方面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语用失误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二) 教学对策方面的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四种言语交际行为概述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请求类、称赞类、辞让类、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概述 | 第17-20页 |
一、请求 | 第17-18页 |
二、称赞和辞让 | 第18页 |
三、含蓄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请求类、称赞类、辞让类、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的使用情况 | 第20-22页 |
一、留学生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情况 | 第20-21页 |
二、《中级汉语口语1》中的使用情况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留学生使用请求类、称赞类、辞让类、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时的失误情况 | 第22-32页 |
第一节 《中级汉语口语1》中言语交际行为问卷调查 | 第22-23页 |
一、调查设计 | 第22-23页 |
二、调查方法 | 第23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留学生使用请求类、称赞类、辞让类、含蓄类言语交际行为时出现的失误类型及失误原因 | 第25-32页 |
一、失误类型 | 第25-28页 |
(一) 留学生混淆了母语和目的语的交际策略 | 第25-26页 |
(二) 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理解有偏差 | 第26-27页 |
(三) 留学生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对待跨文化交际 | 第27-28页 |
二、失误原因 | 第28-32页 |
(一) 留学生母语文化负迁移情况严重 | 第28-29页 |
(二)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 | 第29-30页 |
(三) 留学生对于汉语中的含蓄表达方式理解不深刻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针对失误类型提出的教学策略 | 第32-37页 |
第一节 中级口语课中言语交际行为教学总体建议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针对三种失误类型所提出的教学策略 | 第33-37页 |
一、注重目的语训练与减少母语使用教学相结合 | 第33-34页 |
二、重点突出与情境训练教学相结合 | 第34-35页 |
三、角色转换训练教学 | 第35-36页 |
四、课后辅导与文化周教学相结合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