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篇视角下第二语言中高级报刊阅读教材课文对比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课文语篇宏观对比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课文语境 | 第14-18页 |
一、课文话题 | 第14-16页 |
二、课文背景知识与导入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课文语篇的关系结构 | 第18-22页 |
一、顺序 | 第18-19页 |
二、层次 | 第19-20页 |
三、连环 | 第20-21页 |
四、平衡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课文语篇微观对比 | 第22-35页 |
第一节 课文的语法手段 | 第22-30页 |
一、照应 | 第22-26页 |
二、替代 | 第26-28页 |
三、省略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词汇衔接 | 第30-32页 |
一、词汇的复现 | 第30-31页 |
二、词汇的同现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逻辑衔接语 | 第32-35页 |
一、增补 | 第32页 |
二、转折 | 第32-33页 |
三、结果 | 第33页 |
四、推论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报刊阅读教材编写与教学建议 | 第35-40页 |
第一节 教材编写建议 | 第35-37页 |
一、创设课文语境 | 第35-36页 |
二、注意课文语篇结构 | 第36-37页 |
三、关注课文语篇衔接 | 第37页 |
第二节 教学建议 | 第37-40页 |
一、充分介绍语境知识 | 第37-38页 |
二、理清文章结构关系 | 第38-39页 |
三、将语篇衔接知识融入课文教学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