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酿造工业论文--调味品的生产论文--食用香料、香精论文

新型糖苷类潜香物质的开发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课题研究背景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烟用香料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香料在烟草中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烟草中的潜香物质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糖酯类物质的合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糖修饰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苯基硼酸增溶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固定化法第16页
    1.3 糖苷类物质的合成途径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酶促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Koenigs-Knorr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氟代糖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相转移催化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糖酯类物质的检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薄层色谱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气相色谱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液相色谱法第19页
    1.5 糖苷类物质的检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第20页
    1.6 展望与论文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1-22页
第2章 潜香物质糖苷、糖酯的合成研究第22-49页
    2.1 糖酯的合成第22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烟草中酸类物质的筛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一元葡萄糖酯的合成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一元葡萄糖酯的合成路线的确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酰氯制备条件的确定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3 酯化条件的确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4 葡萄糖酯的合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二元葡萄糖酯的合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1 二元葡萄糖酯合成路线的确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2 D-吡喃葡萄糖的修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3 1,2,3,4-O-二异丙叉-D-吡喃葡萄糖的脱保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4 D-吡喃葡萄糖二元酯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蔗糖酯的合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1 蔗糖酯合成路线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糖酯类的~1H NMR表征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.1 葡萄糖异丁酯的~1H NMR表征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.2 蔗糖异丁酯的~1H NMR表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糖酯类物质加香评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糖酯合成小结第40-41页
    2.2 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烟草中醇类物质的筛选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路线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2,3,4,6-四-O-乙酰基-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路线一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2,3,4,6-四-O-乙酰基-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路线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苯乙基-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1,2,3,4,6-五-O-乙酰基D-吡喃葡萄糖的合成条件筛选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苯乙基-1,2,3,6-四-O-乙酰基-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条件筛选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苯乙基-D-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条件筛选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糖苷类物质加香评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糖苷合成小结第47-48页
    2.3 研究意义第48-49页
第3章 实验部分第49-68页
    3.1 试剂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实验仪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及来源第49-50页
    3.2 酰氯的合成第50-51页
    3.3 糖酯的合成第5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葡萄糖酯的合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A-1的合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A-2的合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A-3的合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A-4的合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5 A-5的合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6 A-6的合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7 A-7的合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蔗糖酯的合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B-1的合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B-2的合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B-3的合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4 B-4的合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5 B-5的合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6 B-6的合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7 B-7的合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D-吡喃葡萄糖多元酯的合成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A-8的合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A-9的合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A-10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A-11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A-12的合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6 A-13的合成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7 A-14的合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8 A-15的合成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9 A-16的合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0 A-17的合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1 A-18的合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2 A-19的合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3 A-20的合成第63页
    3.4 糖苷的合成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A-21的合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A-22的合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A-23的合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A-24的合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A-25的合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A-26的合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A-27的合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A-28的合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A-29的合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0 A-30的合成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1 A-31的合成第67-68页
第4章 全文总结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附录第75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突发中断下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票务信息的成都地铁客流实时监测系统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