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·选题缘起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价值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5-16页 |
·语料来源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主观性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·主观性程度副词“太”、“真”、“有点儿”本体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主观性程度副词“太”、“真”、“有点儿”偏误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现有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观性程度副词研究 | 第22-43页 |
·主观性程度副词“太”的句法、语义和语用研究 | 第22-28页 |
·句法功能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语义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语用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主观性程度副词“真”的句法、语义和语用研究 | 第28-35页 |
·句法功能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语义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语用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主观性程度副词“有点儿”的句法、语义和语用研究 | 第35-43页 |
·句法功能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语义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语用分析 | 第39-43页 |
第4章 主观性程度副词的偏误研究 | 第43-61页 |
·“太”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| 第43-49页 |
·误代 | 第44-45页 |
·冗余 | 第45-46页 |
·遗漏 | 第46-47页 |
·“太”误用于比较句 | 第47-48页 |
·“太”后的形容词运用不当 | 第48-49页 |
·“真”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“真+形容词”作定语 | 第49-51页 |
·“真+形容词”作状语 | 第51页 |
·“真”与“了”共现 | 第51-52页 |
·“真”误用于比较句 | 第52-53页 |
·“有点儿”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不+“有点儿” | 第53-54页 |
·“有点儿”+有 | 第54页 |
·“有点儿+褒义形容词” | 第54-55页 |
·“有点儿”与“一点儿”混用 | 第55-56页 |
·错序 | 第56页 |
·偏误成因 | 第56-61页 |
·母语负迁移 | 第56-58页 |
·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| 第58页 |
·对程度副词主观性的忽略 | 第58-61页 |
第5章 主观性程度副词教学策略与建议 | 第61-69页 |
·重视语言输入与输出 | 第61-63页 |
·重视语境教学 | 第63-65页 |
·重视会话礼貌原则的教学 | 第65-66页 |
·教学方法、教学策略多样化 | 第66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