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现状及综述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计划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,预想的结论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交际功能项目选取考察 | 第21-32页 |
·中国和韩国的功能大纲的制定情况 | 第21页 |
·2007修订的第7次教育课程的交际功能项目分类 | 第21-22页 |
·3种教材教材课文场景、话题对交际功能项目和例句的覆盖情况 | 第22-26页 |
·甲教材 | 第22-23页 |
·乙教材 | 第23-24页 |
·丙教材 | 第24-26页 |
·3种教材的交际功能范围分布度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·建议和设想 | 第28-32页 |
·对功能项目大纲编写制定的建议和设想 | 第28-29页 |
·对教材编写的建议和设想 | 第29-30页 |
·对教材缺少功能范围的建议和设想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词汇考察 | 第32-44页 |
·课文词汇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对2007年修订的教学课程基本词汇的反映率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通过《汉语水平词汇与等级大纲》的词汇反映率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甲教材 | 第37-38页 |
·乙教材 | 第38-39页 |
·丙教材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·设想与建议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语法考察 | 第44-54页 |
·各个单元中的语法内容陈述项目数量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句型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通过《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》的2007修订教学课程交际功能示范性句子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小结与建议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文化考察 | 第54-67页 |
·2007年修订的教学课程文化内容 | 第54-55页 |
·教材分布以及反映率及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甲教材 | 第55页 |
·乙教材 | 第55-57页 |
·丙教材 | 第57-59页 |
·文化栏内容分类 | 第59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·设想与建议 | 第63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68-69页 |
注释 | 第69-7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