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第三节 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一、同形词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二、结构助词“得”构成的补语句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一、文献阅读法 | 第12页 |
二、对比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三、翻译法 | 第13页 |
四、问卷调查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日汉同形词“得”的对比分析 | 第14-44页 |
第一节 结构助词“得”(de)与日语的相应形式对比分析 | 第14-26页 |
一、“得”(de)构成的词组与日语相应形式对比 | 第14-18页 |
二、“得”(de)的构句形式与日语相应形式对比 | 第18-26页 |
第二节 助动词“得”(děi)与日语相应形式的对比分析 | 第26-33页 |
一、助动词“得”(děi)在汉语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二、助动词“得”(děi)与日语相应形式对比 | 第27-33页 |
第三节 动词“得”(dé)与日语“得”的对比分析 | 第33-44页 |
一、动词“得”(dé)与日语“得”对比 | 第33-35页 |
二、动词“得”(dé)与日语“得”构成的同形词对比 | 第35-40页 |
三、“得”(dé)的句法应用与日语“得”的相关句式对比 | 第40-44页 |
第三章 日本留学生习得“得”的偏误分析 | 第44-50页 |
第一节 日本留学生习得“得”的偏误类型 | 第44-47页 |
一、语音偏误 | 第44页 |
二、构词偏误 | 第44-45页 |
三、构句偏误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日本留学生习得“得”的偏误原因 | 第47-50页 |
一、母语负迁移 | 第47-48页 |
二、目的语泛化 | 第48页 |
三、“得”在教材中知识点编写分散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教学对策 | 第50-55页 |
第一节 重视“得”的构词与构句作用 | 第50-53页 |
一、将“得”按词性归类讲解 | 第51页 |
二、重视“得”的构词与构句作用 | 第51-52页 |
三、与母语进行比较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运用情境教学法 | 第53-55页 |
一、以例句情境取代理论阐述 | 第53-54页 |
二、及时操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| 第54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