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粮食加工工艺论文

富硒麦芽制备工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大麦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麦的营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大麦主要成分介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麦芽第14页
    1.2 硒元素的研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硒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硒的生物学功能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硒的毒性第17-19页
    1.3 富硒产品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土壤富硒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喷施硒肥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种子发芽转化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动物富集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微生物合成转化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食品强化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存在问题第21页
    1.4 富硒麦芽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3-24页
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富硒麦芽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2.2 溶液的配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1% 邻苯二胺溶液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5% EDTA溶液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1.0 mol/mL盐酸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1μg/mL硒标准溶液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实验原理第26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样品消解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样品总硒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样品无机硒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样品有机硒含量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硒测定条件的确定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硒标准曲线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回收率试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重现性试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稳定性试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精密度试验第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3 富硒麦芽的生产工艺研究第36-49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36页
    3.2 试剂与仪器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实验步骤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麦芽的生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麦芽含水率的测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总硒含量的测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有机硒含量的测定第38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品种大麦的发芽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品种大麦的麦芽含水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不同品种大麦的芽长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不同品种大麦的麦芽含硒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Na_2SeO_3浓度对大麦发芽率和含硒量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浸泡时间对大麦发芽率和含硒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浸泡温度对大麦发芽率和含硒量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不同发芽时间下大麦生长特性及富硒能力试验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实验产品与成本第4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4 Na_2SeO_3溶液的回收利用第49-60页
    4.1 试剂与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4.2 琼脂培养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成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制法第50-51页
    4.3 无菌生理盐水第51页
    4.4 菌落总数的测定第51页
    4.5 实验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Na_2SeO_3溶液的初步回收利用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Na_2SeO_3溶液的灭菌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4.6 结果与讨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Na_2SeO_3溶液的初步回收利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微波加热功率、时间与温度、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水浴加热时间与温度、菌落数之间的关系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微波灭菌后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含硒量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6 回收Na_2SeO_3后生产成本第59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5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感赛车运动模拟器的仿真分析与控制实现
下一篇:红茶模拟发酵工序茶黄素形成调控基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