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1页 |
1.2 动感游戏运动模拟器的主要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上位机与下位机间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驱动与运动反馈单元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2.1 驱动单元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.2 运动反馈单元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运动模拟器控制功能开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.1 模糊控制 | 第17页 |
1.3.2 神经网络控制 | 第17页 |
1.3.3 遗传算法控制 | 第17-18页 |
1.3.4 智能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| 第18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介绍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动感赛车运动模拟器的ADAMS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| 第20-42页 |
2.1 运动模拟器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 | 第23-31页 |
2.1.1 运动模拟器样机模型的建立 | 第23-26页 |
2.1.2 添加约束和驱动关系 | 第26-29页 |
2.1.3 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及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2 运动模拟器虚拟样机的动态特性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3 运动模拟器样机的参数化建模与优化分析 | 第34-41页 |
2.3.1 定义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 | 第35-36页 |
2.3.2 样机的参数化建模和目标函数确定 | 第36-38页 |
2.3.3 目标函数的参数化分析与优化 | 第38-41页 |
2.3.3.1 俯仰单元设计变量对滑块驱动力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2.3.3.2 滚转单元设计变量对滑块驱动力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3.3.3 侧摆单元设计变量对滑块驱动力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动感赛车运动模拟器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计 | 第42-55页 |
3.1 控制系统的总体开发流程 | 第42页 |
3.2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| 第42-46页 |
3.2.1 运动控制单元 | 第42-44页 |
3.2.2 运动驱动单元 | 第44-45页 |
3.2.3 运动传动和反馈单元 | 第45-46页 |
3.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46-54页 |
3.3.1 控制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3.2 控制系统硬件资源分配 | 第47-50页 |
3.3.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| 第50-54页 |
3.3.3.1 PWM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 | 第50-51页 |
3.3.3.2 STM32接口电路设计 | 第51页 |
3.3.3.3 电机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| 第51-54页 |
3.3.3.4 运动限位装置 | 第5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动感赛车运动模拟器控制系统中的软件设计 | 第55-69页 |
4.1 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概述 | 第55页 |
4.2 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 | 第55-59页 |
4.2.1 确定系统变量 | 第55-56页 |
4.2.2 确定控制方案 | 第56-57页 |
4.2.3 控制器算法的选择 | 第57-59页 |
4.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59-67页 |
4.3.1 初始化模块 | 第59-62页 |
4.3.1.1 I/O端口初始化模块 | 第60页 |
4.3.1.2 USB通信初始化模块 | 第60-61页 |
4.3.1.3 定时器中断初始化模块 | 第61页 |
4.3.1.4 控制参数初始化模块 | 第61-62页 |
4.3.2 主循环控制模块 | 第62-67页 |
4.3.2.1 PWM输出模块 | 第63页 |
4.3.2.2 理论位置计算模块 | 第63-64页 |
4.3.2.3 实际位置计算模块 | 第64-65页 |
4.3.2.4 PID控制模块 | 第65-67页 |
4.3.2.5 加减速运动的控制实现 | 第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rFactor游戏软件与赛车运动模拟器的联动控制 | 第69-80页 |
5.1 rFactor游戏软件介绍 | 第69-73页 |
5.1.1 rFactor游戏软件的特点 | 第69-71页 |
5.1.1.1 赛车模拟软件与赛车游戏的区别 | 第69-70页 |
5.1.1.2 rFactor软件的应用技术 | 第70-71页 |
5.1.2 rFactor游戏模型的建立 | 第71-73页 |
5.1.2.1 外形和结构信息的获取 | 第71-72页 |
5.1.2.2 汽车物理数据的获取和模型的建立 | 第72-73页 |
5.2 游戏数据的提取及收发协议的建立 | 第73-76页 |
5.2.1 rFactor游戏数据的提取 | 第73-75页 |
5.2.1.1 参数设定 | 第73-74页 |
5.2.1.2 rFactor游戏数据的提取 | 第74-75页 |
5.2.2 USB收发协议的建立 | 第75-76页 |
5.3 空载与负载条件下的联动控制实验 | 第76-7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0-82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80-81页 |
6.2 后期工作展望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95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