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一、研究源起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目的 | 第11-12页 |
(二)意义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一)文献分析法 | 第12页 |
(二)观察法 | 第12页 |
(三)访谈法 | 第12-13页 |
(四)问卷调查法 | 第13页 |
四、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9页 |
(一)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(二)预科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(三)专业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程的特点及开设的必要性 | 第19-25页 |
一、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程的特点 | 第19-22页 |
(一)与语言类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同 | 第19-20页 |
(二)与语言类留学生汉语教学目标不同 | 第20-21页 |
(三)与语言类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不同 | 第21-22页 |
二、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| 第22-25页 |
(一)我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的要求 | 第22页 |
(二)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 | 第22-23页 |
(三)完善来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必要手段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程调查设计 | 第25-29页 |
一、调查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6页 |
(一)调查目的 | 第25页 |
(二)调查意义 | 第25-26页 |
二、调查对象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(一)调查对象 | 第26页 |
(二)调查方法 | 第26-27页 |
三、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| 第27-29页 |
(一)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(二)调查问卷的实施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程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9-38页 |
一、对学习态度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9-30页 |
(一)对学习态度调查结果的统计 | 第29页 |
(二)对学习态度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| 第29-30页 |
二、对学习需求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(一)对学习需求调查结果的统计 | 第30页 |
(二)对学习需求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| 第30-32页 |
三、对教材态度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一)对教材态度调查结果的统计 | 第32页 |
(二)对教材态度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| 第32-33页 |
四、对教学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(一)对教学方法调查结果的统计 | 第33页 |
(二)对教学方法调查结果的分析 | 第33-35页 |
五、对师资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(一)对师资情况调查结果的统计 | 第35-36页 |
(二)对师资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来华研究生公共汉语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| 第38-48页 |
一、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(一)学生不够重视,缺乏学习主动性 | 第38-39页 |
(二)教学内容陈旧,缺乏创新性 | 第39页 |
(三)专门性教材匮乏,缺乏实用性 | 第39-41页 |
(四)教学模式及操练形式单一,缺乏灵活性 | 第41-42页 |
(五)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,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| 第42页 |
二、解决对策 | 第42-44页 |
(一)建立合理严格的考核机制,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| 第42-43页 |
(二)扩大课程的选择范围、注重知识的交叉性和渗透性及合理更新 | 第43-44页 |
(三)积极开发专门性教材,提高实用性 | 第44-45页 |
(四)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,运用生动的教学模式,采取多样的操练方式 | 第45-46页 |
(五)建立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附录一 | 第54-56页 |
附录二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