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选题依据 | 第9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(一)文献研究法 | 第10页 |
(二)访谈法 | 第10页 |
(三)观察法 | 第10页 |
三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(一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相关研究 | 第10-12页 |
(二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理论概述 | 第14-19页 |
一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的起源和发展 | 第14页 |
二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及构成要素 | 第14-17页 |
(一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| 第14-16页 |
(二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的五个基本要素 | 第16-17页 |
三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| 第17-19页 |
(一)构建语境 | 第17页 |
(二)即兴表演 | 第17页 |
(三)变换语境 | 第17-18页 |
(四)反馈与评估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| 第19-28页 |
一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19-23页 |
(一)我国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 | 第19-22页 |
(二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| 第22页 |
(三)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| 第22-23页 |
二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| 第23-25页 |
(一)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| 第23页 |
(二)课堂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辅 | 第23页 |
(三)精心设计体演材料 | 第23-24页 |
(四)高素质的教师 | 第24页 |
(五)体演活动中五要素的替换 | 第24页 |
(六)反馈评价与知识梳理 | 第24-25页 |
三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方法 | 第25页 |
(一)学习式教学法 | 第25页 |
(二)习得式教学法 | 第25页 |
四、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环节设计 | 第25-28页 |
(一)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| 第26-27页 |
(二)课外实践环节设计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“体演文化”教学法指导初级汉语口语的教学案例及实践反思 | 第28-37页 |
一、教学案例 | 第28-34页 |
(一)课文 | 第28页 |
(二)教案设计 | 第28-34页 |
二、课堂教学实施与效果 | 第34-35页 |
(一)教案实施记录 | 第34-35页 |
(二)学生的反馈 | 第35页 |
三、课后反思总结与建议 | 第35-37页 |
(一)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(二)改进建议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