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·芽胞杆菌抗菌脂肽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Surfactin族 | 第12-13页 |
·Iturin族 | 第13页 |
·Fengycin族 | 第13-14页 |
·芽胞杆菌抗菌脂肽分离纯化和鉴定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检测鉴定 | 第14页 |
·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纯化鉴定 | 第14-15页 |
·芽胞杆菌抗菌脂肽的生物合成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芽胞杆菌抗菌脂肽抑菌机理研究 | 第16-19页 |
·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抑菌机理研究 | 第16-19页 |
·蛋白质组学在抑菌机理研究中应用 | 第19页 |
·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对真菌性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产脂肽芽孢杆菌的分离、筛选及鉴定 | 第23-35页 |
·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3-24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23页 |
·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| 第23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芽孢杆菌的分离、筛选 | 第24页 |
·产脂肽芽孢杆菌的初步确定 | 第24-25页 |
·芽孢杆菌的鉴定 | 第25-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芽孢杆菌的分离、筛选 | 第28-29页 |
·菌株产脂肽的初步确定 | 第29-31页 |
·芽孢杆菌K103的鉴定 | 第31-33页 |
·讨论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K103所产脂肽bacillomycin L的纯化鉴定 | 第35-45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35-36页 |
·菌株 | 第35页 |
·主要试剂与材料 | 第3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菌体培养和脂肽粗提物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SephadexLH-20凝胶过滤层析 | 第36页 |
·反相HPLC分离纯化 | 第36页 |
·抗菌脂肽纯化物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抗菌脂肽纯化物的质谱鉴定分析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3页 |
·SephadexLH-20凝胶层析 | 第37-38页 |
·反相HPLC分离纯化 | 第38页 |
·抗菌脂肽纯化物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组分P3、P4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(MALDI-TOF-MS)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抗菌活性组分P4的串联质谱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K103所产脂肽bacillomycin L的特性研究 | 第45-52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5-46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45页 |
·培养基及主要药品试剂 | 第4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5-4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抗菌脂肽bacillomycin L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酸碱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热处理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紫外线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蛋白酶水解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溶解性试验 | 第47页 |
·抗菌谱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酸碱对脂肽bacillomycin L活性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热处理对脂肽bacillomycin L活性的影 | 第47-48页 |
·紫外线对脂肽bacillomycin L活性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蛋白酶对脂肽bacillomycin L活性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溶解性对脂肽bacillomycin L活性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的抑菌谱 | 第49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的膜渗透性作用 | 第52-70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52-53页 |
·菌株 | 第52页 |
·主要试剂与材料 | 第52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2-5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抗菌脂肽bacillomycin L的制备 | 第53页 |
·立枯丝核菌生长曲线的确定 | 第53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DNA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与人工模拟膜的相互作用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7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DNA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脂肽bacillomycin L与人工模拟膜的相互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讨论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脂肽bacillomycin L对立枯丝核菌蛋白质的影响 | 第70-94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70-71页 |
·菌株 | 第70页 |
·主要试剂与材料 | 第7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70-7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71-77页 |
·抗菌脂肽bacillomycin L的制备 | 第71页 |
·立枯丝核菌总蛋白提取 | 第71页 |
·立枯丝核菌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71页 |
·立枯丝核菌蛋白质SDS-PAGE和Native-PAGE电泳分析方法 | 第71-72页 |
·立枯丝核菌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| 第72-7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7-87页 |
·bacillomycin L处理立枯丝核菌蛋白质SDS-PAGE电泳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bacillomycin L处理立枯丝核菌蛋白质Native-PAGE电泳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bacillomycin L处理立枯丝核菌蛋白组学分析 | 第79-85页 |
·差异表达蛋白的q RT-PCR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ATPase活性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讨论 | 第87-93页 |
·跨膜运输蛋白 | 第87-88页 |
·糖代谢、核苷酸代谢、氨基酸代谢及蛋白降解 | 第88-90页 |
·抗逆相关蛋白及转录、核酸结合蛋白 | 第90-91页 |
·线粒体结构 | 第91页 |
·功能未知蛋白 | 第91-93页 |
·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七章 芽孢杆菌抗菌脂肽bacillomycin L的应用研究 | 第94-101页 |
·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94-95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94页 |
·蔬菜种子 | 第94页 |
·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| 第94-95页 |
·育苗基质 | 第95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9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95-97页 |
·种子处理与促生试验设计 | 第95-96页 |
·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盆栽抑制试验 | 第96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96-9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7-99页 |
·bacillomycin L和芽孢杆菌K103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97页 |
·bacillomycin L和芽孢杆菌K103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97页 |
·bacillomycin L和芽孢杆菌K103对黄瓜幼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·bacillomycin L和芽孢杆菌K103对黄瓜幼苗立枯病的防效 | 第98-99页 |
·讨论 | 第99页 |
·小结 | 第99-101页 |
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01-102页 |
·创新点 | 第102页 |
·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