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1页 |
| ·葡萄酒相关酵母概述 | 第9-13页 |
| 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发现 | 第9页 |
| 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种类与分类 | 第9-12页 |
| ·葡萄和葡萄汁中的酵母菌落及自然发酵时的变化 | 第12-13页 |
| ·酵母菌的分类鉴定及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| ·传统鉴定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| 第14-19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7页 |
| ·菌株的收集 | 第21页 |
| ·采样地点 | 第21页 |
| ·菌株分离 | 第21页 |
| ·菌株保藏 | 第21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初步分类 | 第21-22页 |
| ·常规鉴定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·形态学鉴定 | 第22-23页 |
| ·生理生化鉴定 | 第23-25页 |
| ·试验用培养基配方 | 第25-26页 |
| ·rDNA 序列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总 DNA 提取 | 第26页 |
| ·5.8S-ITS 区的 PCR 扩增 | 第26页 |
| ·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| 第26页 |
| ·测序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4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分离和采集 | 第27-30页 |
| ·利用 WL 营养琼脂对试验材料的初步分类结果 | 第30-33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 | 第33-36页 |
| ·试验菌株的繁殖与形态特征 | 第33-34页 |
| ·试验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| 第34-36页 |
| ·5.8S-ITS RFLP 结果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·5.8S-ITS RFLP 聚类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5.8S-ITS 区序列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44-47页 |
| ·不同生态环境中野生葡萄酒酵母菌种的差异 | 第44页 |
| ·新种Candida zemplinina 发现及与Candida stellata 的差异 | 第44-45页 |
| ·葡萄浆果和自然发酵中野生葡萄酒酵母菌种群变化 | 第45页 |
| ·5.8S-ITS RFLP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用 | 第45-4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7页 |
| 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