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教学设计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制度的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短期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2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前期调查第13-20页
    2.1 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第14-15页
    2.3 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的评价第15-18页
    2.4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19-20页
3 《中国文化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3.1 教学设计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教学设计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教学设计的层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第21页
    3.2 《中国文化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学习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学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系统理论第22-23页
4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总体教学设计第23-32页
    4.1 课程定位与目标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课程性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学对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课时安排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教学目标第24-25页
    4.2 教学原则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适度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双向性原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循序渐进原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趣味性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第27页
    4.3 教学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教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课文长度及难度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文化教学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4.4 教学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讲授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多媒体教学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对比教学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参观法第31页
    4.5 教学评价第31-32页
5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个案设计——以“姓氏”文化专题为例第32-43页
    5.1 教学目标第32页
    5.2 教学对象第32页
    5.3 教学重难点第32页
    5.4 课时安排第32-33页
    5.5 教学方法第33页
    5.6 教学用具第33页
    5.7 教学过程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教学准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导入(5分钟)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姓氏的起源(10分钟)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姓氏的主要来源(30分钟)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5 《百家姓》(15分钟)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6 中国人的名字以及文化特点(30分钟)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7 课堂活动(35分钟)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8 教师总结(5分钟)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9 课后作业(5分钟)第42页
    5.8 教学评价第42-43页
6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反思及建议第43-47页
    6.1 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《中国文化》的反思第43-44页
    6.2 对未来对外汉语短期文化教学的建议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对教师的建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对教材选取的建议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对教学方法的建议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对教学管理的建议第46-47页
总结第47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附录一第52-55页
    A.问卷调查表第52-53页
    B:问卷调查表第53-55页
附录二第55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外汉语存现句教学设计研究--以《发展汉语》课本为依托
下一篇:汉语教师岗前计算机技能及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--以2018年赴澳新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