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一 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二 中国春节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三 中国传统节日的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一 文献研究法 | 第15页 |
二 跨学科研究法 | 第15页 |
三 对比分析法 | 第15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述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“文化”概说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征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春节文化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春节概说 | 第22-25页 |
一 春节起源 | 第22-23页 |
二 春节习俗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春节的传统文化内涵 | 第25-27页 |
一 “天人合一”的自然信仰 | 第25-26页 |
二 尚团圆、重孝道的民族心理 | 第26-27页 |
三 贵和尚中的处世原则 | 第27页 |
四 崇德利用的现实情怀 | 第27页 |
第三节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| 第27-30页 |
一 “重团圆”、“重和谐”观念的传承 | 第28页 |
二 “孝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| 第28页 |
三 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契合 | 第28页 |
四 “鬼神”崇拜思想的弱化 | 第28-29页 |
五 过年方式的丰富多元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春节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 | 第30-42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相关理论 | 第30页 |
第二节 春节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 | 第30-32页 |
一 提升国家形象 | 第30-31页 |
二 传播核心价值观 | 第31页 |
三 促进国家民族文化复兴 | 第31-32页 |
四 增进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 | 第32页 |
第三节 春节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成果和不足 | 第32-42页 |
一 春节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成果 | 第33-39页 |
(一) 促进了春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| 第33-34页 |
(二) 文化课教材研发频出新果 | 第34-35页 |
(三) 丰富了节日文化课堂教学方法 | 第35-36页 |
(四) 课外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| 第36-37页 |
(五) 孔子学院的成功实践促进春节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| 第37-39页 |
二 春节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| 第39-42页 |
(一) 缺乏精品教材和专门的节日文化课教材 | 第39-40页 |
(二) 在华留学生对春节的参与度较低 | 第40页 |
(三) 缺乏高素质的汉语教师 | 第40-41页 |
(四) 忽视春节文化的现代演变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春节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建议 | 第42-50页 |
第一节 教材编写方面 | 第42-43页 |
一 组织海内外的教材编写团队 | 第42页 |
二 促进教材国别化 | 第42-43页 |
三 研发系统的节日文化教材 | 第43页 |
第二节 汉语教师的素养方面 | 第43-45页 |
一 跨文化教学意识——客观对待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| 第43-44页 |
二 动态文化观——春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提高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春节的参与度 | 第45-47页 |
一 社会各方支持开展春节文化活动 | 第45-46页 |
二 以志愿者家庭为单位组织春节文化活动 | 第46-47页 |
第四节 继续发挥孔子学院的重要作用 | 第47-50页 |
一 重视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养 | 第48页 |
二 对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加强宣传推广 | 第48-49页 |
三 使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元 | 第49页 |
四 组织学生到中国体验节日文化活动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