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英文缩写表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35页 |
1.1 玉米肽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1.1 玉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1.2 玉米蛋白及活性肽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1.3 玉米源抗氧化活性肽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2 抗氧化肽与氧化应激 | 第20-30页 |
1.2.1 抗氧化肽的自由基及活性氧清除作用 | 第20-23页 |
1.2.2 抗氧化肽对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调节作用 | 第23-25页 |
1.2.3 抗氧化肽与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 | 第25-28页 |
1.2.4 抗氧化肽与活性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 | 第28-30页 |
1.3 生物活性肽的消化与吸收 | 第30-32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2-35页 |
1.4.1 研究意义 | 第32-33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3-35页 |
第2章 玉米抗氧化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5-45页 |
2.1 材料与设备 | 第35-36页 |
2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5页 |
2.1.2 仪器设备 | 第35-36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6-39页 |
2.2.1 玉米肽制备 | 第36页 |
2.2.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6页 |
2.2.3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6-37页 |
2.2.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7页 |
2.2.5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7页 |
2.2.6 氧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7-38页 |
2.2.7 铁离子螯合能力 | 第38页 |
2.2.8 铁还原能力 | 第38页 |
2.2.9 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2.10 数据分析 | 第3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4页 |
2.3.1 玉米肽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39-41页 |
2.3.2 玉米肽铁离子螯合能力和铁还原能力 | 第41-43页 |
2.3.3 玉米肽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43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玉米抗氧化肽的细胞内活性氧清除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调节作用 | 第45-59页 |
3.1 材料与设备 | 第45-46页 |
3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45-46页 |
3.1.2 仪器设备 | 第46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3.2.1 玉米肽制备 | 第46页 |
3.2.2 HepG2细胞培养 | 第46页 |
3.2.3 HepG2细胞毒性实验 | 第46-47页 |
3.2.4 细胞抗氧化实验(CAA) | 第47页 |
3.2.5 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| 第47页 |
3.2.6 细胞内ROS测定 | 第47-48页 |
3.2.7 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总谷胱甘肽水平测定 | 第48页 |
3.2.8 数据分析 | 第4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8页 |
3.3.1 玉米肽细胞内抗氧化活性 | 第48-53页 |
3.3.2 玉米肽细胞内ROS清除活性 | 第53-55页 |
3.3.3 玉米肽对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总GSH水平的调节作用 | 第55-5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玉米抗氧化肽对活性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| 第59-75页 |
4.1 材料与设备 | 第59-60页 |
4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59页 |
4.1.2 仪器设备 | 第59-60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2.1 玉米肽制备 | 第60页 |
4.2.2 HepG2细胞培养 | 第60页 |
4.2.3 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| 第60页 |
4.2.4 RNA提取及反转录 | 第60-61页 |
4.2.5 实时定量RT-PCR | 第61页 |
4.2.6 GO和KEGG富集分析 | 第61页 |
4.2.7 数据分析 | 第6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4页 |
4.3.1 玉米肽对抗氧化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| 第61-68页 |
4.3.2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 | 第68-72页 |
4.3.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结果 | 第72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5章 玉米抗氧化肽的结构鉴定与Caco-2细胞单层膜吸收研究 | 第75-89页 |
5.1 材料与设备 | 第75-76页 |
5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75页 |
5.1.2 仪器设备 | 第75-76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76-79页 |
5.2.1 玉米肽制备 | 第76页 |
5.2.2 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纯化 | 第76页 |
5.2.3 玉米肽结构鉴定 | 第76-77页 |
5.2.4 Caco-2细胞培养 | 第77页 |
5.2.5 Caco-2细胞毒性实验 | 第77页 |
5.2.6 Caco-2细胞单层膜模型 | 第77页 |
5.2.7 Caco-2细胞单层膜吸收转运 | 第77-78页 |
5.2.8 RP-HPLC检测 | 第78-79页 |
5.2.9 数据分析 | 第79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9-86页 |
5.3.1 玉米抗氧化肽结构鉴定 | 第79-81页 |
5.3.2 肽对Caco-2细胞膜的吸收与稳定性 | 第81-84页 |
5.3.3 肽对Caco-2细胞膜的吸收机制 | 第84-8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3页 |
6.1 全文结论 | 第89-90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90页 |
6.3 展望 | 第90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15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5-11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7-11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9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