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启动技术—网绳反应装置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及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活性污泥法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厌氧污泥床的启示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的技术优势第15-16页
    1.5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标及基本路线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创新点第17-20页
2 网绳反应器水力控制参数的模拟第20-62页
    2.1 模型建立第2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水力模型设计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水力模型设计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数值模型建立第27-33页
    2.2 小结第33页
    2.3 水力控制参数模拟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控制方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型比选及差分格式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边界条件设置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求解控制参数设置第40-41页
    2.4 水单相数值模型结果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单相流体圆柱绕流的涡旋形成机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单相流体圆柱绕流的涡旋脱落特性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同条件对反应器流场的影响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结论与分析第51页
    2.5 气液两相数值模型结果第51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模型比选及控制方程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气液两相流绕流柱体的涡街形成与稳定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不同气水比对反应器流场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结论与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60-62页
3 网绳反应器最佳水力控制参数的PIV验证实验第62-85页
    3.1 PIV技术第62页
    3.2 PIV系统原理第62-64页
    3.3 实验系统装置及调试第64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系统装置构成及调试运行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标定及示踪粒子质量确定第69-71页
    3.4 粒子图像采集、处理及对比分析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图片的筛选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图像的处理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数据对比分析第80-8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83-85页
4 好氧颗粒污泥网绳反应器微生物实验第85-106页
    4.1 实验部分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装置及主要设备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用水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实验方法第87页
    4.2 网绳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结果分析第87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网绳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及稳定性分析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网绳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形成过程第90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网绳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形成机理分析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网绳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去除率分析第98-105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105-106页
5 结论与展望第106-10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06-108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玉米抗氧化肽活性氧清除作用与抗氧化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研究
下一篇:绿洲棉田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模型构建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