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--以四部中级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第二节 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一、二语写作相关理论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二、二语写作教材评估研究 | 第10-12页 |
第四节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编写及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5页 |
一、教材种类 | 第12-13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四部中级写作教材练习设计考察 | 第15-34页 |
第一节“中级”的界定 | 第15页 |
第二节 考察对象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考察依据 | 第16-17页 |
一、教材编写原则、理念 | 第16页 |
二、教材评估相关理论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考察标准 | 第17-18页 |
一、题量统计标准 | 第17页 |
二、题型统计标准 | 第17-18页 |
三、练习内容的统计标准 | 第18页 |
第五节 四部中级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统计 | 第18-34页 |
一、四部教材编写体例 | 第18-19页 |
二、四部教材编写理念、编写原则 | 第19-20页 |
三、四部教材练习内容、题型、题量统计 | 第20-34页 |
第二章 四部中级写作教材练习设计分析 | 第34-51页 |
第一节 四部教材练习题型对比分析 | 第34-42页 |
一、题型“量”的对比分析 | 第34-37页 |
二、题型“趣味性”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三、题型“控制度”分析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四部教材练习题量分析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四部教材练习内容分析 | 第43-51页 |
一、练习内容“量”的对比 | 第43-44页 |
二、练习内容“一致性”分析 | 第44-48页 |
(一)练习内容与教材编写理念、原则的一致 | 第44-46页 |
(二)练习内容与每课的主题、教学目标的一致 | 第46-48页 |
三、练习内容“针对性”分析 | 第48-51页 |
(一)留学生习作偏误考察 | 第48-49页 |
(二)考察基础上的练习内容“针对性”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三章 做好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的思考 | 第51-58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的指导思想 | 第51-53页 |
一、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| 第51-52页 |
(一)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 | 第51-52页 |
(二)遵循客观认知规律 | 第52页 |
(三)以《大纲》为指南 | 第52页 |
二、练习设置的有效性 | 第52-53页 |
三、练习设置的趣味性 | 第53页 |
第二节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的具体要求 | 第53-58页 |
一、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练习的“题型”设置 | 第53-55页 |
(一)丰富题型的种类 | 第53-54页 |
(二)增加题型的趣味性 | 第54页 |
(三)把握题型“控制度” | 第54-55页 |
二、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练习的“题量”设置 | 第55-56页 |
(一)保证题量设置的科学性 | 第55页 |
(二)讲求题量设置的针对性 | 第55-56页 |
三、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练习内容设置 | 第56-58页 |
(一)加强语段练习 | 第56页 |
(二)提高词汇练习、句子练习的针对性 | 第56页 |
(三)增加写作技能训练的比重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