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吟唱辅助对外汉语语音教学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言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一、音乐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二、诗词吟唱与对外汉语教学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诗词吟唱概述 | 第13-21页 |
第一节 “以字行腔”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吟唱的内涵及特点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诗词吟唱基本要求 | 第15-21页 |
一、 用普通话吟唱 | 第15-16页 |
二、 气息控制 | 第16-18页 |
三、 注意诗词音韵格律形式 | 第18-20页 |
四、 神态自然和谐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古诗词吟唱与汉语发音规律 | 第21-26页 |
第一节 平仄和押韵 | 第21-22页 |
一、平仄 | 第21-22页 |
二、押韵 | 第22页 |
第二节 声母和韵母 | 第22-26页 |
一、声母 | 第22-23页 |
二、韵母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诗词吟唱辅助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设想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设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一、 “诗尽其用”原则 | 第26页 |
二、 趣味性原则 | 第26页 |
三、 阶段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教学途径 | 第27-28页 |
一、 诗词吟唱课 | 第27页 |
二、 随堂诗词吟唱教学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教学设计 | 第28-31页 |
一、 教学目的 | 第28页 |
二、 教学对象 | 第28页 |
三、 教学步骤 | 第28页 |
四、 诗词吟唱的准备 | 第28-29页 |
五、 诗词吟唱的引入 | 第29页 |
六、 教师示范 | 第29-30页 |
七、 练习方法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效果检验 | 第31-34页 |
第四章 教学对策 | 第34-36页 |
第一节 教学对象 | 第34页 |
第二节 教师方面 | 第34页 |
第三节 其他方面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附录 | 第3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