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文献综述 | 第7-17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概况 | 第7-10页 |
·葡萄酒酵母菌的定义和种类 | 第7-9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生态分布多样性 | 第9-10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鉴定 | 第10-13页 |
·传统的分类鉴定 | 第10-12页 |
·分子生物学在酵母菌鉴定上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在葡萄酒生产中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筛选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酵母菌抗逆特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酵母菌保存 | 第16-17页 |
1. 前言 | 第17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. 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·培养基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0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酵母菌种的分离纯化 | 第20页 |
·酵母菌群聚类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菌株的常规鉴定 | 第21页 |
·生理生化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菌株发酵力的测定 | 第22页 |
·耐受性酵母菌株筛选 | 第22-23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23-24页 |
·菌株的保存 | 第24-25页 |
·菌株在葡萄酒中的应用研究 | 第25-26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6页 |
·河西走廊产区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分离 | 第26页 |
·供试酵母菌株的 WL 营养培养基聚类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葡萄自然发酵中酵母菌株的 WL 营养培养基聚类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葡萄自然发酵中酵母菌群变化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的形态鉴定 | 第28-32页 |
·威龙酒业葡萄园供试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| 第28-29页 |
·莫高酒业葡萄园供试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| 第29-30页 |
·祁连酒业葡萄园供试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紫轩酒业葡萄园供试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供试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测定 | 第32-35页 |
·威龙酒业葡萄园供试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莫高酒业葡萄园供试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| 第33-34页 |
·祁连酒业葡萄园供试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紫轩酒业葡萄园供试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| 第35页 |
·供试酵母菌株的发酵特性及耐受性结果分析 | 第35-40页 |
·供试酵母菌株的发酵特性 | 第35-37页 |
·供试酵母菌株的耐受性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的 26S rDNAD1/D2 区序列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筛选菌株的保存 | 第41页 |
·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酒精发酵结果 | 第41-46页 |
·酒样香气成分结果 | 第41-43页 |
·酒样的香气化合物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 讨论 | 第46-51页 |
·WL 培养基在葡萄酒相关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 | 第46页 |
·自然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群的变化 | 第46-48页 |
·酵母菌的胁迫耐受性 | 第48-49页 |
·酵母菌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5. 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9-60页 |
附图 | 第6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