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营养学论文

基于高膳食纤维饮食研究肠道菌群与能量过度摄入的关系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缩略词第6-7页
中英文对照表第7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 1.1 文献综述第1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肠道菌群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肠道菌群的主要类别及其特点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肠道菌群与膳食纤维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能量摄入第19-24页
    1.2 研究框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目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创新之处第26-27页
第二章 研究路线、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7-39页
    2.1 研究路线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动物饲养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肥胖和正常大鼠模型的构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以高膳食纤维饲料饲喂肥胖和正常大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大鼠粪便、血浆等样品的收集与保存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解剖观察,结肠切片的制备及形态学检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大鼠粪便中细菌DNA的提取和检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大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的提取和检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大鼠血浆中脂多糖的检测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大鼠血浆中瘦素的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38-39页
第三章 模型动物的生长及肠道状况第39-45页
    3.1 模型动物的生长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大鼠的体重增长记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大鼠的结肠肠壁观察及形态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3.2 模型动物的肠道菌群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16S rDNA测序序列的OTU分析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HSF摄入期间大鼠的生长及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第45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方法第45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鼠的生长状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第46-50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50-5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HFOS摄入期间大鼠的生长及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第53-6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5.2 材料和方法第53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大鼠的生长状况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第54-59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59-6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HDF摄入期间大鼠肠道益生菌的变化第61-67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1页
    6.2 材料和方法第61页
    6.3 结果第61-64页
    6.4 讨论第64-66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七章 肠道菌群与能量相关因子的关系第67-74页
    7.1 引言第67页
    7.2 材料和方法第67页
    7.3 结果第67-71页
    7.4 讨论第71-73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74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8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乳酸菌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性和吸附机制研究
下一篇:大豆油和极度氢化棕榈油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油基料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