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蛋白酶分离纯化及品种间差异性比较
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9页 |
·生姜栽培及分类方法 | 第11页 |
·生姜药用价值 | 第11-13页 |
·生姜蛋白酶分类学地位 | 第13-15页 |
·生姜蛋白酶分离与纯化 | 第15-16页 |
·生姜蛋白酶开发与应用 | 第16-17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力检测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本实验目的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9-20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性测定 | 第20-23页 |
·空白值的确定 | 第20页 |
·生姜蛋白酶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| 第20-21页 |
·Lowery 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 | 第21-22页 |
·生姜蛋白酶米氏常数(Km)值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生姜蛋白酶提取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姜汁浸提法提取生姜蛋白酶 | 第24页 |
·乙醇粉法提取生姜蛋白酶 | 第24-25页 |
·生姜蛋白酶沉淀剂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·生姜蛋白酶纯化 | 第26-27页 |
·尺寸排阻层析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26-27页 |
·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27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护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浓度半胱氨酸保持生姜蛋白酶活力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柱层析时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护 | 第28页 |
·不同品种生姜差异比较研究 | 第28页 |
·38 种生姜种质资源及分布 | 第28页 |
·生姜蛋白酶提取及酶比活测定 | 第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60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性测定 | 第28-36页 |
·酶活性测定空白值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酶促反应最佳条件 | 第29-35页 |
·米氏常数计算 | 第35-36页 |
·生姜蛋白酶提取方法 | 第36-47页 |
·姜汁浸提法提取生姜蛋白酶 | 第36-41页 |
·乙醇粉法提取生姜蛋白酶 | 第41-45页 |
·两种生姜蛋白酶提取方法比较 | 第45页 |
·不同沉淀剂提取生姜蛋白酶效果 | 第45-47页 |
·柱层析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47-56页 |
·尺寸排阻层析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47-52页 |
·离子交换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52-56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护 | 第56-58页 |
·室温(25℃)时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持情况 | 第56-57页 |
·低温(4℃)时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持情况 | 第57页 |
·柱层析时生姜蛋白酶活力保护 | 第57-58页 |
·38 种生姜蛋白酶及姜黄素、姜辣素含量研究 | 第58-60页 |
·38 种生姜种质资源及分布 | 第58页 |
·不同品种生姜蛋白酶含量 | 第58-60页 |
4 讨论 | 第60-61页 |
·生姜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| 第60页 |
·生姜蛋白酶提取方法 | 第60页 |
·柱层析法纯化生姜蛋白酶 | 第60-61页 |
·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61页 |
5 结论 | 第61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