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26页 |
·大蒜概述 | 第12-21页 |
·大蒜概述 | 第12页 |
·大蒜主要化学成分 | 第12-15页 |
·大蒜臭味来源 | 第15-16页 |
·大蒜的生理功能 | 第16-20页 |
·我国大蒜产业的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大蒜脱臭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钝化和抑制蒜氨酸酶的活性 | 第21页 |
·冷冻脱臭 | 第21页 |
·吸附和溶解小分子含硫化合物 | 第21-22页 |
·生物法 | 第22页 |
·大蒜脱臭效果的评定 | 第22-23页 |
·感官评定 | 第22-23页 |
·定性、定量检验 | 第23页 |
·大蒜脱臭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5-2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6页 |
·试剂及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主要试剂配制 | 第27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5页 |
·天然脱臭材料筛选 | 第28页 |
·大蒜素提取方法 | 第28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检测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大蒜脱臭实验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甘草总黄酮测定方法 | 第33页 |
·甘草黄酮的提取与粗分离 | 第33-34页 |
·甘草脱臭物质的结构鉴定 | 第34-35页 |
·甘草苷、甘草黄烷酮对大蒜素的脱除效果 | 第35页 |
·儿茶素、槲皮素和芦丁的大蒜脱臭实验 | 第35-36页 |
·儿茶素、槲皮素和芦丁标准品对大蒜素的脱除效果 | 第35-36页 |
·儿茶素、槲皮素和芦丁标准品对DADs 和DADs 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63页 |
·脱臭材料的筛选 | 第37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测定大蒜素方法的建立 | 第37-43页 |
·HPLC 检测大蒜素条件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·大蒜素、DADs 和DATs 的定性 | 第39-40页 |
·DADs 和DATs 标准曲线的制定 | 第40-41页 |
·HPLC 方法的验证 | 第41-43页 |
·茶叶、金银花、甘草及当归脱臭效果比较 | 第43-46页 |
·茶叶、金银花、甘草及当归对大蒜素的脱除效果 | 第43-44页 |
·茶叶、金银花、甘草及当归对DADs 和DATs 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甘草脱臭实验 | 第46-48页 |
·甘草不同组分对大蒜臭味脱除实验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溶剂总提取物的脱臭效果 | 第47-48页 |
·脱臭物质的提取与粗分离 | 第48-54页 |
·甘草黄酮的提取 | 第48-50页 |
·聚酰胺柱层析 | 第50-52页 |
·AB-8 大孔树脂柱层析 | 第52-54页 |
·脱臭物质的结构鉴定 | 第54-55页 |
·甘草苷、甘草黄烷酮对大蒜素的脱除效果 | 第55-57页 |
·芦丁、槲皮素和儿茶素对大蒜臭味脱除作用 | 第57-61页 |
·芦丁、槲皮素和儿茶素对大蒜素的脱除效果 | 第57-59页 |
·芦丁、槲皮素和儿茶素对DADs 和DATs 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·甘草黄酮类物质对大蒜素脱除机理 | 第61-63页 |
4 讨论 | 第63-66页 |
·灭酶法联用HPLC 技术测定大蒜素 | 第63页 |
·甘草中具有脱臭作用的物质 | 第63-64页 |
·脱臭物质结构与脱臭作用的关系 | 第64-66页 |
5 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