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 | 第13-23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标准 | 第13-16页 |
一、关于“教师素质” | 第13-14页 |
二、国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标准 | 第14-16页 |
三、国内对外汉语教师评价标准和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》 | 第16页 |
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| 第16-20页 |
一、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知识结构 | 第16-18页 |
二、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 | 第18-19页 |
三、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能力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一、采用维果斯基的“社会文化理论”的科学性 | 第20-21页 |
二、运用班杜拉的“社会学习理论”的必要性 | 第21-2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黑龙江大学留学生对汉语教师期望要素的调查 | 第23-46页 |
第一节 调查设计 | 第23-25页 |
一、调查对象 | 第23-25页 |
二、调查方式 | 第25页 |
三、数据处理 | 第25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5-45页 |
一、留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共性要求 | 第25-32页 |
二、国籍类型与学习者期望的关系 | 第32-36页 |
三、班级类型与学习者期望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四、性别年龄与学习者期望的关系 | 第38-41页 |
五、本次调查结果和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》差异性对比分析 | 第41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留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师期望要素形成的原因 | 第46-52页 |
第一节 语言学习者内部原因 | 第46-48页 |
一、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 | 第46-47页 |
二、留学生汉语学习情感因素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语言学习环境原因 | 第48-51页 |
一、社会环境 | 第48-49页 |
二、课堂环境 | 第49-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对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建议 | 第52-57页 |
第一节 对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建议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建议 | 第53-55页 |
第三节 对对外汉语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| 第55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