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2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4页 |
1.1 糜黍的起源、分布 | 第17页 |
1.2 糜黍的营养价值 | 第17-19页 |
1.2.1 氨基酸、蛋白质 | 第17-18页 |
1.2.2 淀粉 | 第18页 |
1.2.3 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| 第18页 |
1.2.4 膳食纤维和脂质 | 第18-19页 |
1.3 糜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19页 |
1.3.1 糜黍的利用、研究现状 | 第19页 |
1.3.2 糜黍的发展前景 | 第19页 |
1.4 糜黍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1.4.1 淀粉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1.4.2 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1.4.3 γ-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5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6.1 糜黍淀粉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| 第23页 |
1.6.2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糜子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变化 | 第23页 |
1.6.3 发芽时间和发芽温度对糜子中GABA含量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双波长法测定糜黍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| 第24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24页 |
2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4页 |
2.2.2 仪器 | 第24页 |
2.3 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1 淀粉的碱提取 | 第24-25页 |
2.3.2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3.3 数据分析 | 第26页 |
2.4 结果 | 第26-29页 |
2.4.1 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2.4.2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7-28页 |
2.4.3 糜黍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测定 | 第28页 |
2.4.4 糜黍淀粉添加回收率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5 讨论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糜黍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| 第31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1页 |
3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1页 |
3.2.2 仪器 | 第31页 |
3.3 方法 | 第31-33页 |
3.3.1 淀粉扫描电镜观察 | 第31-32页 |
3.3.2 淀粉的红外光谱扫描 | 第32页 |
3.3.3 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| 第32页 |
3.3.4 淀粉的透光率 | 第32页 |
3.3.5 淀粉的溶解度 | 第32页 |
3.3.6 淀粉的持水力 | 第32-33页 |
3.3.7 淀粉的凝沉性 | 第33页 |
3.3.8 淀粉体外消化性测定 | 第33页 |
3.3.9 数据分析 | 第33页 |
3.4 结果 | 第33-39页 |
3.4.1 淀粉扫描电镜结果 | 第33-34页 |
3.4.2 淀粉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| 第34-35页 |
3.4.3 淀粉冻融稳定性 | 第35页 |
3.4.4 淀粉透光率结果 | 第35-36页 |
3.4.5 淀粉持水力和溶解度结果 | 第36-37页 |
3.4.6 淀粉的凝沉性结果 | 第37页 |
3.4.7 淀粉消化性结果 | 第37-39页 |
3.5 结论与讨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糜子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变化 | 第40-46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40页 |
4.2.2 仪器 | 第40页 |
4.2.3 衍生剂准备 | 第40-41页 |
4.2.4 色谱条件 | 第41页 |
4.2.5 试验材料理 | 第41页 |
4.2.6 氨基酸的制备 | 第41页 |
4.2.7 样品和标样的衍生 | 第41-42页 |
4.2.8 数据分析 | 第42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.1 氨基酸标品和样品的测定结果 | 第42-43页 |
4.3.2 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43页 |
4.3.3 糜子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| 第43-45页 |
4.4 结论与讨论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发芽时间和发芽温度对糜子中GABA含量的影响 | 第46-54页 |
5.1 引言 | 第46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9页 |
5.2.1 仪器设备 | 第46页 |
5.2.2 材料 | 第46页 |
5.2.3 方法 | 第46-49页 |
5.3 结果 | 第49-53页 |
5.3.1 色谱条件的选择 | 第49页 |
5.3.2 GABA标准品和样品的色谱图 | 第49页 |
5.3.3 GABA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49-50页 |
5.3.4 精密度实验 | 第50页 |
5.3.5 回收率实验 | 第50-51页 |
5.3.6 发芽时间对糜子中GABA含量与发芽率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5.3.7 发芽温度对糜子中GABA含量与发芽率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5.4 结论与讨论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