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微生物学论文

超高压致水产品源副溶血弧菌损伤的分子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1章 引言第11-29页
   ·超高压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第11-20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处理技术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影响超高压处理效果的因素第13-16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处理对微生物损伤的作用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在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·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0-26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组学概念与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学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蛋白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4-26页
   ·本课题的技术路线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7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8-29页
第2章 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损伤效应的研究第29-41页
   ·前言第2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 ·菌种与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30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存活量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超微结构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膜性质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总蛋白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3章 副溶血弧菌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第41-58页
   ·前言第41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设备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菌种与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42-4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3-48页
     ·副溶血弧菌的培养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方法的确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定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裂解液配方的确定第45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双向电泳第45-4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8-57页
     ·副溶血弧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样品制备方法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49页
     ·不同裂解液配方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IPG胶条长度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0页
     ·不同IPG胶条pH范围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化上样方式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等电聚焦程序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不同样品上样量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3页
     ·盐桥搭建对弧菌2-DE图谱结果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不同染色方法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不同二向胶浓度的2-DE图谱结果比较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三块胶的重复性比较第56页
     ·副溶血性弧菌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4章 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弧菌的差异蛋白研究第58-78页
   ·前言第58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实验菌种第58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58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58页
     ·主要设备第58-5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9-62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第59页
     ·双向电泳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差异蛋白质的质谱鉴定与功能预测第60-6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2-77页
     ·不同时间下副溶血弧菌的总蛋白的变化第62-65页
     ·不同压力下副溶血弧菌的总蛋白的变化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副溶血弧菌经超高压处理差异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与分析第68-7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5章 结论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·结论第78-79页
   ·创新点第79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9页
附录一 缩略词表第89-91页
附录二 2-DE主要试剂的配制第91-92页
附录三 差异蛋白点的肽指纹图谱第92-98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植物乳杆菌ZJ316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
下一篇:甲壳素/壳聚糖的分子修饰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