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前言 | 第9-25页 |
| ·迷迭香简介 | 第9-10页 |
| ·迷迭香的化学成分 | 第10-12页 |
| ·挥发性物质的成分 | 第10-11页 |
| ·非挥发性物质的成分 | 第11-12页 |
| ·精油的提取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水蒸气蒸馏法 | 第12页 |
| ·浸提法 | 第12-13页 |
| ·压榨法 | 第13页 |
| ·吸附法 | 第13页 |
| ·超临界CO_2萃取法 | 第13页 |
| ·超声波辅助提取 | 第13页 |
| ·酶法提取 | 第13页 |
| ·精油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精油的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·酶解技术 | 第15-17页 |
| ·酶及酶工程技术 | 第15-16页 |
| ·酶提取的影响因素 | 第16页 |
| ·酶解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·炎症及抗炎机理 | 第17-21页 |
| ·炎症 | 第17页 |
| ·抗炎机理 | 第17-21页 |
| ·自由基 | 第21-24页 |
| ·自由基的定义 | 第21页 |
| ·自由基的危害 | 第21-23页 |
| ·氧自由基及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| ·迷迭香叶及纤维素酶 | 第25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5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2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6-34页 |
| ·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| 第26-28页 |
| ·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迷迭香精油 | 第28-29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精油的单因素试验 | 第29-30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精油的正交试验 | 第3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GC-MS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 | 第31-32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 | 第32-34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9页 |
| ·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| 第34页 |
| ·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迷迭香精油 | 第34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精油的单因素试验 | 第34-37页 |
| ·酶解作用时间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| ·pH值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| ·酶解作用温度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| ·加酶量的选择 | 第37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精油的正交试验 | 第37-38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GC-MS分析 | 第38-42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 | 第42-44页 |
| ·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—磷钼结合物法 | 第42-43页 |
| ·抗脂质体过氧化活性测定 | 第43-44页 |
| ·对DPPH·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| 第44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 | 第44-46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| 第46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致炎小鼠血清及组织中自由基类物质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| ·对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小鼠血清中SOD、CAT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小鼠血清中SOD、CAT及脚组织中MDA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4 结论 | 第49-52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精油 | 第49页 |
| ·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| 第49页 |
| ·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迷迭香精油 | 第49页 |
| ·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精油的酶解条件 | 第49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GC-MS分析 | 第49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 | 第49-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总抗氧化活性 | 第49-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抗脂质体过氧化活性 | 第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DPPH·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| 第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的抗炎作用 | 第50-52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迷迭香精油对炎症小鼠血清中SOD、CAT及足组织中MDA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| 5 展望 | 第52-54页 |
| 6 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|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1-62页 |
| 8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