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酿造工业论文--酿酒工业论文--酿酒微生物论文

产香叶醇的酿酒酵母代谢工程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文献综述第11-26页
    1.1 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应用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萜类化合物简介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萜类物质的来源与应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萜类化合物的生产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单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倍半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3 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策略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增加目的产物代谢路径代谢通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降低非目的途径的代谢通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其他工业化策略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-26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6-46页
    2.1 菌株与质粒第26页
    2.2 培养基第26-27页
    2.3 试剂与仪器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主要试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要仪器第27-29页
    2.4 培养方法第29页
    2.5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DNA操作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ERG8与ERG19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ERG13与ERG10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mvaA与ERG12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ERG20与IDI1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GES游离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mvaA与GES游离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8 mvaA与GES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9 重组菌株的构建第40-41页
    2.6 测定与分析方法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气相色谱与质谱(GC-MS)检测与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菌株乙醇耐受性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其他参数的测定第45-46页
3 结果与讨论第46-72页
    3.1 香叶醇合成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GES基因的扩增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mvaA和GES游离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mvaA和GES整合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构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香叶醇产量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讨论第50页
    3.2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类异戊二烯途径第5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ERG8和ERG19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ERG13和ERG10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mvaA和ERG12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ERG20和IDI1双向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构建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整合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代谢工程改造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讨论第61-62页
    3.3 香叶醇合成酶在酿酒酵母工程菌株中的表达第62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代谢工程改造类异戊二烯途径对香叶醇产量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表达香叶醇合酶对工程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表达香叶醇合酶工程菌株的乙醇耐受性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讨论第70-72页
4 全文总结第72-74页
    4.1 主要结论第72-73页
    4.2 展望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纯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水煮藕片非酶褐变形成因素及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