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丹学生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2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2.1 汉语本体角度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2 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2.3 跨文化对比角度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理论背景 | 第16-27页 |
3.1 言语行为理论 | 第16-17页 |
3.2 中介语语用学 | 第17页 |
3.3 礼貌理论 | 第17-20页 |
3.3.1 西方礼貌理论 | 第17-19页 |
3.3.2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理论 | 第19-20页 |
3.4 建议言语行为的相关概念 | 第20-27页 |
3.4.1 建议言语行为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3.4.2 建议言语行为的话语构成 | 第21-22页 |
3.4.3 建议言语行为的实现模式 | 第22-27页 |
3.4.3.1“建议”的句法形式 | 第22-23页 |
3.4.3.2“建议”的表达策略 | 第23-27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 | 第27-31页 |
4.1 调查目的 | 第27页 |
4.2 语料的收集 | 第27-28页 |
4.3 问卷的设计 | 第28页 |
4.4 受试者介绍 | 第28-29页 |
4.5 问卷调查过程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31-40页 |
5.1 句法形式的运用 | 第31-32页 |
5.2 直接建议和间接建议的使用 | 第32-34页 |
5.2.1 建议策略的频率分析 | 第32-33页 |
5.2.2 间接建议的微观分析 | 第33-34页 |
5.3 辅助语的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5.4 影响建议策略使用的社会因素 | 第35-39页 |
5.4.1 社会权势 | 第35-37页 |
5.4.2 社会距离 | 第37页 |
5.4.3 面子威胁程度 | 第37-39页 |
5.5 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0-43页 |
6.1 研究中的发现 | 第40页 |
6.2 教学建议 | 第40-41页 |
6.3 研究的不足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一 | 第45-48页 |
附录二 | 第48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