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汉语副词“就”的用法和教学研究--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为对象

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第5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前言第10-14页
    1 选题缘由和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2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 3 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汉语副词“就”用法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汉语副词“就”与阿语中相应表达的对比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4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汉语副词“就”的意义及用法分析第14-20页
    1.1“就”的本义、引申义及其用法第14-16页
    1.2 现代汉语副词“就”的义项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,“马上、立刻”的意思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强调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加强肯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确定范围,“仅仅、只”的意思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强调数量多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表示承接上文、得出结论第19-20页
第二章 汉语副词“就”在阿拉拉伯语中相应的表达第20-37页
    2.1 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强调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第21-24页
    2.3 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第24-27页
    2.4 加强肯定第27-30页
    2.5 确定范围(只)第30-32页
    2.6 强调数量多寡第32-34页
    2.7 表示承接上文、得出结论第34-37页
第三章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副词“就”出现的偏误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3.1《初级综合(一)》课本中使用副词“就”的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副词“就”的偏误情况第38-41页
    3.3 副词“就”偏误产生的原因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阿拉伯语没有对应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“就”的位置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“就”去掉时对表意影响不大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学生对副词“就”的知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第43-44页
第四章 解决副词“就”偏误的方法和教学建议第44-46页
    4.1 教师应有比较清楚的阿拉伯语基本语法知识第44页
    4.2 重视学生的课外口语第44页
    4.3 做出归纳和对比第44-46页
第五章 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苏丹学生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
下一篇: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及其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