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汉俄语气词概述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汉语语气词的界定与分类 | 第14-15页 |
一、汉语语气词的界定 | 第14页 |
二、汉语语气词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俄语语气词的界定与分类 | 第15-16页 |
一、俄语语气词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二、俄语语气词的分类 | 第16页 |
第三节 汉俄语气词的对比 | 第16-21页 |
一、汉俄语气词不同角度的对比 | 第16-20页 |
二、汉俄语气词的对比切入点 | 第20-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语气词教学安排情况调查 | 第22-29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语气词的收录情况 | 第22-24页 |
一、教学大纲语气词收录情况 | 第22-23页 |
二、教学大纲中语气词用法的编排及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词的编排情况 | 第24-28页 |
一、教材的选取 | 第24-25页 |
二、教材语气词知识点的编排情况及分析 | 第25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俄罗斯留学生语气词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| 第29-42页 |
第一节 调查问卷概况 | 第29-31页 |
一、问卷结构 | 第29页 |
二、调查目的 | 第29页 |
三、调查对象 | 第29-30页 |
四、语料来源 | 第30页 |
五、调查方式 | 第30页 |
六、调查内容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调查要点及偏误判定 | 第31-34页 |
一、问卷考察内容及考察要点 | 第31-33页 |
二、偏误的判定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| 第34-41页 |
一、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气词的认知情况及分析 | 第35-37页 |
二、俄罗斯留学生语气词习得偏误情况及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三、调查中发现的其它问题 | 第39-40页 |
四、调查中的不足之处 | 第40-4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俄罗斯留学生语气词习得偏误及成因 | 第42-64页 |
第一节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语气词“吗”的偏误及成因 | 第42-46页 |
一、疑问语气词“吗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42-44页 |
二、疑问语气词“吗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俄罗斯留学生语气词“呢”的偏误及成因 | 第46-50页 |
一、疑问语气词“呢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46-47页 |
二、疑问语气词“呢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47-48页 |
三、陈述语气词“呢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48-49页 |
四、陈述语气词“呢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语气词“吧”的偏误及成因 | 第50-56页 |
一、疑问语气词“吧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50-51页 |
二、疑问语气词“吧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51-53页 |
三、祈使语气词“吧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53-55页 |
四、祈使语气词“吧”误代的偏误及成因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语气词“啊”的偏误及成因 | 第56-63页 |
一、感叹语气词“啊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56-57页 |
二、感叹语气词“啊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57-58页 |
三、疑问语气词“啊”的遗漏及成因 | 第58-59页 |
四、疑问语气词“啊”的误代及成因 | 第59-60页 |
五、祈使语气词“啊”的遗漏及原因 | 第60-61页 |
六、祈使语气词“啊”的误代及原因 | 第61-62页 |
七、陈述语气词“啊”的遗漏及原因 | 第62页 |
八、陈述语气词“啊”的误代及原因 | 第62-6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语气词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 | 第64-71页 |
第一节 针对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64-67页 |
一、针对教学大纲编写的建议 | 第64-65页 |
二、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65-67页 |
第二节 针对教师的建议 | 第67-69页 |
一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教授语气词的准确性 | 第67-68页 |
二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| 第68-69页 |
第三节 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建议 | 第69-70页 |
一、重视汉语语气词的学习 | 第69页 |
二、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| 第69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