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字认读错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引言第8-10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9-10页
第2章 文献综述、研究方法第10-13页
    2.1 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11-13页
第3章汉字认读错误类型及原因第13-23页
    3.1 错误认读形近字及其原因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错误认读区别度极小的形近字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错误认读某部件不同的形近字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错误认读语义关联的形近字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错误认读只是某个部件相同的形近字第16页
    3.2 错误认读多音字及其原因第16-17页
    3.3 增加或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增加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第17-18页
    3.4 删减其中一些部件,只认读某个部件第18-19页
    3.5 形声字声旁泛化及其原因第19页
    3.6 母语发音的负迁移及其原因第19-20页
    3.7 受双音节合成词影响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把双音节合成词中的一个字读成另一个字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共享语素,由双音节合成词中的一个字引出另一个词组第20-21页
    3.8 意义有联系的字词音混淆及其原因第21-23页
第4章错误认读与意义理解之间的关系第23-27页
    4.1 读音错误,注音错误,释义错误第23-24页
    4.2 读音错误,注音错误,释义正确第24-25页
    4.3 读音错误,注音正确,释义错误第25页
    4.4 读音错误,注音正确,释义正确第25-27页
第5章扩大化调查数据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5.1 扩大化调查的注音数据统计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形近字认读偏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错误认读多音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增加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形声字声旁泛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母语发音的负迁移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受双音节合成词影响导致的错误认读第31-32页
    5.2 普遍性错误注音统计第32-34页
    5.3 扩大化调查语境对词或短语理解的影响第34-37页
第6章 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附录A 第一次扩大化调查试题第40-42页
附录B 第二次扩大化调查试题第42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CPIK项目的韩国小学汉语教学模式建构
下一篇:印尼小学华文课外作业调查研究--以雅加达新加坡国际学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