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工作记忆容量对留学生汉语听写成绩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0.1 选题理由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选题理由第9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0.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0.3 相关研究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工作记忆和工作记忆容量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工作记忆与第一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3.4 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3.5 研究趋势第17-18页
第一章 工作记忆和听写的理论基础第18-27页
    1.1 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Atkinson和Shiffrin的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Baddeley的多成分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注意控制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ACT模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长时工作记忆模型第21页
    1.2 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资源分享假说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任务转换假说第22-23页
    1.3 听力理解和听写的相关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听力理解的作用和影响因素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听力理解的模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听力理解的信息加工模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听写的作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听写中的信息加工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 1.4 小结第26-27页
第二章 实验设计第27-32页
    2.1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问题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假设第27页
    2.2 工作记忆容量测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对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过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实验设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评分方法第29页
    2.3 听写测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对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实验过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实验设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评分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测试结果与讨论第32-41页
    3.1 测试结果与听力理解和汉字书写成绩的相关性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作记忆容量测试的结果与高低分组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听写测试的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听力理解和汉字书写成绩的相关性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工作记忆容量与听写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工作记忆容量与听力理解成绩的相关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工作记忆容量与汉字书写成绩的相关性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工作记忆容量与听写成绩相关性的结果讨论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作记忆容量与听力理解成绩的相关性讨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工作记忆容量与汉字书写成绩的相关性讨论第39-40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对课堂听写与听写学习和汉字的教学与学习启示第41-53页
    4.1 对外课堂听写和汉字教学的地位与现状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对外课堂听写的地位与现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对外汉字教学的地位与现状第42-44页
    4.2 对外课堂听写和汉字教学的启示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外课堂听写的启示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第47-49页
    4.3 对外听写及汉字学习的启示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外听写学习的启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对外汉字学习的启示第50-5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2-53页
结语第53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4页
附录第64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留学生动趋短语“V+过来”与“V+过去”使用情况考察及偏误分析
下一篇:泰国汉语高考PAT7.4短文阅读理解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