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--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蒙古国留学生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理论基础 | 第10-14页 |
1.理论来源 | 第10-11页 |
2.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(四)语料来源 | 第14-15页 |
一、蒙古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偏误测试 | 第15-25页 |
(一)测试对象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测试对象 | 第15页 |
2.测试方法 | 第15-16页 |
3.测试过程 | 第16页 |
(二)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调查统计与分析 | 第16-25页 |
1.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情况统计 | 第16-22页 |
2.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情况分析 | 第22-25页 |
二、蒙古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偏误原因 | 第25-28页 |
(一)母语语音系统的迁移 | 第25页 |
(二)汉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| 第25-26页 |
(三)情感因素 | 第26-27页 |
1.留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26页 |
2.教师语音教学意识薄弱和过度宽容 | 第26-27页 |
(四)缺乏专门教材 | 第27-28页 |
三、蒙古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教学建议 | 第28-35页 |
(一)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声母要素教学建议 | 第28-31页 |
1.与蒙古语辅音发音相同的汉语声母教学建议 | 第28页 |
2.与蒙古语辅音发音相近的声母教学建议 | 第28-29页 |
3.蒙古语中没有相同或相似发音的汉语声母教学建议 | 第29-31页 |
(二)对教师在汉语语音教学方面的总体建议 | 第31-35页 |
1.把握重难点,及时纠偏误 | 第31页 |
2.增加汉语输入,减少过度依赖 | 第31-32页 |
3.有意义的机械训练 | 第32-33页 |
4.情感因素的运用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附录 | 第39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