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材流变学特性对微胶囊物化性质的影响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·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4-16页 |
·壁材流变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壁材流变学特性对微胶囊物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本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壁材的分子结构 | 第18-25页 |
·引言 | 第18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壁材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| 第19页 |
·壁材分子红外光谱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20-23页 |
·壁材分子的分子量分布 | 第20-21页 |
·壁材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微胶囊壁材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| 第25-31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乳化指数法(ESI) | 第25-26页 |
·显微图像法 | 第26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壁材乳状液的乳化指数法的研究结果 | 第26-27页 |
·壁材乳状液的的偏光显微图像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壁材膜性能的测定 | 第31-38页 |
·引言 | 第31页 |
·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壁材膜的制备 | 第32页 |
·壁材膜厚度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壁材膜机械性能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壁材膜空隙率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壁材膜水蒸气透过系数(WVP)的测定 | 第33页 |
·壁材膜透油系数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壁材膜各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| 第34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壁材膜机械性能的研究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壁材膜水分透过率的研究结果 | 第35页 |
·壁材膜空隙率的研究结果 | 第35页 |
·壁材膜透油率的研究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壁材膜性能的综合评价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壁材的流变学特性 | 第38-46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样品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·壁材溶液表观黏度的测定 | 第39页 |
·壁材溶液动态流变学的测定 | 第39页 |
·壁材溶液蠕变性质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壁材溶液的表观黏度的实验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壁材溶液的表观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壁材溶液的动态模量随振荡频率的变化关系 | 第43-44页 |
·蠕变回复实验结果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六章 微胶囊的物化性质 | 第46-55页 |
·引言 | 第4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微胶囊的制备 | 第47页 |
·微胶囊水分含量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微胶囊效率和产率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微胶囊表观形态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| 第47-48页 |
·微胶囊容重的测定 | 第48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4页 |
·微胶囊的水分含量 | 第48页 |
·微胶囊的产率与包埋率 | 第48-49页 |
·微胶囊的扫描电镜 | 第49-53页 |
·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| 第53页 |
·微胶囊的容重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