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学生时间副词习得偏误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0.1 选题理由和选题意义 | 第7-8页 |
0.1.1 选题理由 | 第7-8页 |
0.1.2 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0.2 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0.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| 第9页 |
0.4 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0.4.1 时间副词的本体研究 | 第9-12页 |
0.4.2 对外汉语时间副词研究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时间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| 第13-22页 |
1.1 时点和时段、时制和时体 | 第13-14页 |
1.1.1 时点与时段 | 第13-14页 |
1.1.2 时制与时体 | 第14页 |
1.2 时间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4-17页 |
1.2.1 时间副词的定义 | 第15页 |
1.2.2 时间副词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1.3 时间副词的功能 | 第17-18页 |
1.3.1 表达时间的重要手段 | 第17-18页 |
1.3.2 汉语时间副词的功能 | 第18页 |
1.4 甲级时间副词描述 | 第18-21页 |
1.4.1 甲级时间副词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1.4.2 甲级时间副词的位置 | 第20-21页 |
1.5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韩国学生时间副词习得偏误分析 | 第22-29页 |
2.1 偏误用例数据统计 | 第22页 |
2.2 偏误用例数据情况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 时间副词偏误分析 | 第23-28页 |
2.3.1 冗余类偏误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2 遗漏类偏误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3 错序类偏误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.4 误代类偏误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 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韩国学生时间副词习得偏误原因 | 第29-34页 |
3.1 知识迁移 | 第29-31页 |
3.1.1 母语负迁移 | 第29-30页 |
3.1.2 目的语负迁移 | 第30页 |
3.1.3 媒介语负迁移 | 第30-31页 |
3.2 学习策略 | 第31-32页 |
3.2.1 心理因素 | 第31-32页 |
3.2.2 策略因素 | 第32页 |
3.3 外部环境 | 第32-33页 |
3.3.1 教师 | 第32页 |
3.3.2 教材 | 第32-33页 |
3.4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时间副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| 第34-42页 |
4.1 教学内容 | 第34-37页 |
4.1.1 时间副词的知识基础 | 第34-36页 |
4.1.2 针对韩国学生的教学内容 | 第36-37页 |
4.2 教学策略 | 第37-41页 |
4.2.1 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| 第37-40页 |
4.2.2 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| 第40-41页 |
4.3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