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酵型黄精米酒的工艺研究及产品标准的建立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综述 | 第10-20页 |
1.1 黄精概述 | 第10-16页 |
1.1.1 黄精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1.2 黄精的药理功效 | 第11-13页 |
1.1.3 黄精功能成分 | 第13-15页 |
1.1.4 黄精的食用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 黄精米酒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2.1 黄精米酒简述 | 第16页 |
1.2.2 黄精米酒酿造工艺 | 第16-17页 |
1.2.3 黄精米酒的生产现状 | 第17页 |
1.3 现代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的预处理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热水浸提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| 第18页 |
1.3.3 超高压辅助提取法 | 第18-19页 |
1.3.4 微波辅助提取法 | 第19-20页 |
2 引言 | 第20-22页 |
2.1 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目的 | 第21页 |
2.3 实验内容 | 第21-22页 |
3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2-34页 |
3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22-25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3.1.2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2-25页 |
3.2 检测方法 | 第25-29页 |
3.2.1 DNS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2.2 蒽酮-硫酸法测多糖含量方法 | 第26页 |
3.2.3 糖化酶活力测定方法 | 第26页 |
3.2.4 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5 0H-自由基清除率测定方法 | 第27页 |
3.2.6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| 第27页 |
3.2.7 黄精米酒感官评定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.8 黄精米酒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3 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29-34页 |
3.3.1 黄精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3.2 原料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3.3.3 酒曲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3.3.4 酿制工艺的优化 | 第31-32页 |
3.3.5 发酵方式对黄精抗氧化浸出物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58页 |
4.1 黄精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4.2 原料的选择 | 第35-38页 |
4.3 酒曲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4.4 酿制工艺的优化 | 第39-45页 |
4.4.1 糖化温度因素的选择 | 第39-41页 |
4.4.2 糖化时间因素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4.3 后发酵温度因素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4.4.4 后发酵时间因素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4.5 正交实验 | 第44-45页 |
4.4.6 黄精米酒理化指标检测 | 第45页 |
4.5 发酵方式对黄精抗氧化浸出物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4.6 发酵型黄精米酒工艺规程与产品标准制订 | 第48-58页 |
4.6.1 黄精米酒工艺规程 | 第48-50页 |
4.6.2 工艺参数 | 第50-51页 |
4.6.3 发酵型黄精米酒质量标准制订 | 第51-58页 |
5 展望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 | 第60-62页 |
7 创新性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A 感官评价评价表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