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微生物学论文

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常规培养1000代过程中实验室进化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插图和附表清单第7-8页
1 引言第8-15页
    1.1 益生乳酸菌的定义及分类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乳酸菌的定义及分类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益生菌的定义及分类第8-9页
    1.2 益生菌的功能及评价标准第9页
    1.3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的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的来源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的益生特性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的基因组学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4 实验室进化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微生物实验室进化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菌株来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仪器设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第15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株生长曲线及世代时间的测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菌株纯度检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菌种保藏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株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培养代数计算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传代菌株表型特征的比较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传代菌株益生特性的比较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基因组序列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Lactobacillus plantarumm P-8基因组序列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基因组变异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数据分析第22页
3 结果与讨论第22-38页
    3.1 菌株生长曲线及世代时间的测定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绘制生长曲线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计算世代时间第23-24页
    3.2 菌株纯度检测第24-25页
    3.3 菌株的连续传代培养第25-26页
    3.4 表型特征及益生特性变化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表型特征变化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益生特性变化第28-31页
    3.5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-8基因组序列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SNP位点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Insertion突变位点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Deletion突变位点分析第36-38页
4 结论第38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7页
作者简介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鼠iPS细胞系的建立及向生殖细胞的诱导分化
下一篇:一株降解聚己内酯的真菌的选育及其解聚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