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目标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| 第13页 |
·胞壁蛋白酶(CEP) | 第13-15页 |
·胞壁蛋白酶的提取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乳酸菌胞壁蛋白酶理化性质多样性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乳酸菌胞壁蛋白酶对酪蛋白的水解特性差异性 | 第15页 |
·乳酸菌胞壁蛋白酶分子量差异性 | 第15-16页 |
·CEP 最适反应条件差异性 | 第16页 |
·金属离子及抑制剂对CEP 活性影响的差异性 | 第16-17页 |
·ACE 抑制肽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ACE 抑制肽的作用机制 | 第17页 |
·ACE 抑制肽的结构特点 | 第17页 |
·食源性ACE 抑制肽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的目的、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9-21页 |
2 产蛋白酶乳杆菌的分离筛选 | 第21-2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1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21页 |
·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乳杆菌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 | 第23页 |
·产乳酸鉴定结果 | 第23页 |
·产蛋白酶实验 | 第23-24页 |
·生理生化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耐酸耐碱实验 | 第25-26页 |
·DNA 的提取 | 第26页 |
·目标片段的扩增 | 第26-27页 |
·同源性比较分析 | 第27页 |
·结论 | 第27-28页 |
3 干酪乳杆菌胞壁蛋白酶提取条件优化 | 第28-3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材料 | 第28页 |
·仪器 | 第28页 |
·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CEP 提取条件确定 | 第30-31页 |
·CEP 提取条件优化响应面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结论 | 第36-37页 |
4 干酪乳杆菌胞壁蛋白酶分离纯化 | 第37-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7页 |
·方法 | 第37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6页 |
·硫酸铵分级沉淀 | 第42-43页 |
·DEAE-Sephadex A-25 离子交换柱层析 | 第43-44页 |
·Sephadex G-100 凝胶柱层析 | 第44-45页 |
·CEP 分子量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CEP N 端序列测定 | 第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8页 |
5 干酪乳杆菌胞壁蛋白酶酶学特性研究 | 第48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4页 |
·蛋白酶的最适pH 和pH 稳定性 | 第50-51页 |
·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| 第51-52页 |
·金属离子对蛋白酶酶活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·抑制剂对蛋白酶酶活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蛋白酶的动力学性质 | 第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6 干酪乳杆菌胞壁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特性研究 | 第56-6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8页 |
·材料 | 第56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56-57页 |
·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1页 |
·酪蛋白分离 | 第58-59页 |
·酪蛋白各组分分子量测定 | 第59-60页 |
·干酪乳杆菌CEP 对酪蛋白各组分的水解能力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7 总结 | 第62-65页 |
·课题的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63页 |
·课题的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