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论文--儿童语言研究论文

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:范畴、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

致谢第1-5页
中文提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22页
零 研究概述第22-23页
一 研究背景第23-39页
   ·术语界定第23-29页
     ·"学习"、"习得"和"获得"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早期语言习得第24页
     ·作为范畴的动词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论元结构、题元角色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句法启动第27-29页
   ·文献回顾第29-39页
     ·汉语儿童习得研究的整体状况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研究的方法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36-39页
二 语料介绍第39-60页
   ·儿童语料介绍第39-48页
     ·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语料库第39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使用的儿童语料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儿童语料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·"模仿"与"自发"的判定第44-48页
   ·论元结构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·论元结构分析的指导思想第48页
     ·论元结构分析的栏目设置第48-50页
     ·论元结构分析体系的主要特征第50-53页
   ·词性标注体系第53-60页
三 动词重叠形式的早期习得第60-76页
   ·概述第60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与习得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习得的探索性研究(一)第61-65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习得的探索性研究(二)第65-69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的早期习得第69-75页
   ·结论第75-76页
四 动词论元结构的早期习得第76-93页
   ·概述第76-77页
   ·主要句法框架的整体分布第77-85页
     ·主要句法框架的总体分布第77-83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讨论第83-85页
   ·主要动词的整体分布第85-88页
     ·语料处理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主要动词的多样性第86-88页
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发展的阶段性考察第88-92页
     ·阶段性考察概述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儿童SJQ动词论元结构发展的阶段性考察第89-91页
     ·儿童CY与儿童ZTX动词论元结构发展的阶段性考察第91-92页
   ·结论第92-93页
五 动词"有、在"的早期习得第93-134页
   ·概述第93页
   ·儿童输出含"处所"论元句法框架中的动词第93-100页
     ·儿童SJQ输出含"处所"论元句法框架中的动词第93-96页
     ·儿童ZTX与CY输出含"处所"论元句法框架中的动词第96-98页
     ·初步分析第98-100页
   ·儿童输出的含动词"有、在"话语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·儿童SJQ输出的含动词"有、在"话语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儿童ZTX与CY输出的含动词"有、在"话语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分析第104-105页
   ·动词"有"的儿童输出和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05-116页
     ·儿童SJQ输出的动词"有"与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05-111页
     ·儿童ZTX输出的动词"有"与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11-116页
   ·动词"在"的儿童输出和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16-125页
     ·儿童SJQ输出的动词"在"与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·儿童ZTX输出的动词"在"与相应外部输入的对照第120-125页
   ·综合讨论第125-133页
     ·研究缘起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的进一步讨论第126-131页
  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的相关研究第131页
     ·理论讨论第131-133页
   ·结论第133-134页
六 动词"是"的早期习得第134-143页
   ·概述第13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动词"是"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句法框架"T_Y"第135页
   ·语料统计与分析第135-140页
     ·儿童输出的句法框架"T_Y"中动词的总体情况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儿童输出的句法框架"T_Y"中动词的个案分析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·句法框架"T_N"中动词的个案分析第139-140页
   ·综合分析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儿童输出的动词"是"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早期动词习得发展进程第141页
   ·结论第141-143页
七 动词"给"的早期习得第143-172页
   ·概述第143页
   ·目标动词"给"第143-145页
   ·语料统计第145-146页
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早期习得第146-162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论元结构种类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主要论元结构第147-149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论元配置第149-153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主导语序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主要句法框架第155-157页
     ·给予义动词"给"的外部输入第157-162页
   ·致使义动词"给"的早期习得第162-167页
   ·结论第167-172页
八 含"来、去"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的早期习得第172-184页
   ·概述第172页
   ·关于目标结构第172-173页
   ·语料统计第173-174页
   ·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第174-179页
     ·儿童输出和外部输入中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第174-176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分析第176-179页
   ·儿童ZTX的52个单次取样中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第179-181页
     ·儿童输出和外部输入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:第179-181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分析第181页
   ·综合分析第181-183页
   ·结论第183-184页
九 理论论述第184-213页
   ·基本语言观第184-186页
     ·生成语法的语言习得观第184页
     ·动词习得机制第184-185页
     ·动词习得与动词范畴第185-186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习得研究第186-191页
  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习得研究结论第186页
     ·动词重叠形式习得与创造性第186-188页
     ·儿童动词习得中创造性的证据第188-190页
     ·儿童习得中创造性的其他证据第190-191页
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习得研究第191-197页
  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习得与语序第191-192页
     ·动词论元结构习得与句法框架第192-193页
     ·综合讨论第193-197页
   ·早期动词习得中的非主要论元结构第197-200页
     ·客体论元居首的论元结构第197-199页
     ·其他非主要论元结构第199-200页
   ·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与外部输入第200-201页
   ·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与论元层级第201-205页
     ·早期动词"给"习得与论元层级第201-202页
     ·早期动词"有"习得与论元层级第202-205页
   ·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的扩散式发展第205-212页
     ·"扩散式"发展第205-206页
     ·"扩散式"发展与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第206-210页
     ·"扩散式"发展与儿童早期动词论元结构发展第210页
     ·"扩散式"发展与典型性理论第210-212页
   ·结论第212-213页
十 总结论第213-216页
   ·研究总结第213-214页
   ·研究特点第214-215页
   ·今后研究方向第215-216页
附录第216-309页
 附录(1.1) 基于纵向追踪语料的汉语早期动词习得研究第216-217页
 附录(3.1) 儿童ZTX的15单次取样中动词重叠形式"VV"统计第217-219页
 附录(3.2) 儿童ZTX的15单次取样中动词重叠形式"V—V"统计第219-221页
 附录(3.3) 儿童SJQ的早期动词重叠形式的外部输入第221-224页
 附录(3.4) 儿童ZTX的早期动词重叠形式的外部输入第224-227页
 附录(3.5) 儿童CY的早期动词重叠形式的外部输入第227-237页
 附录(4.1) 儿童SJQ输出的主要句法框架第237-238页
 附录(4.2) 儿童ZTX输出的主要句法框架第238-239页
 附录(4.3) 儿童CY输出的主要句法框架第239-241页
 附录(4.4) 儿童CY输出的与主导语序一致的句法框架第241-243页
 附录(4.5) 儿童SJQ输出动词论元结构中动词种类的分布第243页
 附录(4.6) 儿童ZTX输出动词论元结构中动词种类的分布第243-245页
 附录(4.7) 儿童CY输出动词论元结构中动词种类的分布第245-246页
 附录(5.1) 儿童SJQ输出的含"处所"论元话语中的动词第246-247页
 附录(5.2) 儿童ZTX的外部输入中词项"在"的分布第247-248页
 附录(6.1) 儿童SJQ输出的动词"是"实例第248-266页
 附录(6.2) 儿童ZTX输出的动词"是"实例第266-282页
 附录(6.3) 儿童CY输出的动词"是"实例第282-293页
 附录(7.1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输出动词实例第293-296页
 附录(7.2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给予义动词"给"第296-297页
 附录(7.3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致使义动词"给"第297-298页
 附录(7.4) 儿童ZTX输出的给予义双及物动词"给"的外部输入第298-300页
 附录(8.1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结构第300-304页
 附录(8.2) 儿童ZTX的52个单次取样中含"来"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第304-306页
 附录(8.3) 儿童ZTX的52个单次取样中含"去"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第306页
 附录(9.1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的动词"有[存在]"第306-308页
 附录(9.2) 儿童ZTX的15个单次取样中"NP-有[存在]-NP"儿童输出实例第308-309页
参考文献第309-317页
中英术语对照第317-320页

论文共3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儿童早期语法中的“自己”
下一篇:汉语基数词语义和语用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