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导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术语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2 理论背景 | 第15-60页 |
·等级含义理论 | 第15-21页 |
·什么是等级含意 | 第15-19页 |
·等级含意的研究渊源 | 第19-21页 |
·基数词的下限语义论 | 第21-39页 |
·Horn的论证 | 第21-27页 |
·Levinson的论证 | 第27-29页 |
·Kadmon的论证 | 第29-31页 |
·下限语义论的问题 | 第31-39页 |
·处理基数词意义问题的其它途径 | 第39-51页 |
·确切语义论 | 第39-45页 |
·多义论 | 第45-48页 |
·语义不确定论 | 第48-51页 |
·方法论问题 | 第51-58页 |
·内省法 | 第51-54页 |
·语料库途径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途径 | 第56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3 总体思路和研究设计 | 第60-68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60-6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62-64页 |
·总体研究设计 | 第64-67页 |
·研究设计框架图 | 第67-68页 |
4 实验过程及结果 | 第68-122页 |
·汉语儿童对于典型等级谓词的理解(研究一) | 第68-95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68-69页 |
·相关研究回顾 | 第69-76页 |
·汉语儿童和成人对于量化词的理解(实验1) | 第76-83页 |
·汉语儿童和成人对于析取联结词的理解(实验2) | 第83-89页 |
·汉语儿童和成人对于模态词的理解(实验3) | 第89-92页 |
·讨论 | 第92-95页 |
·汉语儿童对于一般情境下的基数词的理解(研究二) | 第95-105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95-96页 |
·相关研究回顾 | 第96-98页 |
·汉语儿童对于基数词的理解(实验4) | 第98-102页 |
·讨论 | 第102-105页 |
·汉语儿童对抑制等级含意的语境下的基数词的理解(研究三) | 第105-121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105-106页 |
·相关研究回顾 | 第106-110页 |
·汉语儿童对单调递减语境中的基数词的理解(实验5) | 第110-114页 |
·汉语儿童对条件句前件中的基数词的理解(实验6) | 第114-118页 |
·讨论 | 第118-121页 |
·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5 总体讨论 | 第122-137页 |
·基数词的语义和语用 | 第124-132页 |
·基数词意义的习得 | 第132-136页 |
·小结 | 第136-137页 |
6 结语 | 第137-141页 |
·基数词语义和语用问题的研究回顾 | 第137-138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8-140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40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48页 |
后记 | 第148-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