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2页 |
·β-胡萝卜素综述 | 第9-15页 |
·β-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 | 第9-10页 |
·β-胡萝卜素的物理特性 | 第10-11页 |
·β-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| 第11页 |
·β-胡萝卜素的功能及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β-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 | 第12-14页 |
·β-胡萝卜素现有的生产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红酵母与类胡萝卜素 | 第15页 |
·红酵母育种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·红酵母的诱变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高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| 第17页 |
·红酵母的培养条件 | 第17-19页 |
·红酵母菌种的保存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提取、分离与检测 | 第20-21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1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供菌种分离的样品 | 第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23页 |
·培养基 | 第23页 |
·方法 | 第23-30页 |
·初始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| 第23-25页 |
·紫外诱变及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| 第25-27页 |
·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提取、分离及鉴定 | 第27-30页 |
·红酵母菌株的保存 | 第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6页 |
·初始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| 第30-36页 |
·分离结果 | 第30页 |
·初筛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红酵母SCAU-3-2的鉴定 | 第31-33页 |
·最佳培养周期的确定 | 第33页 |
·碳源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氮源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培养条件的正交优化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有益突变株的诱变筛选及培养条件初步优化 | 第36-41页 |
·最佳诱变剂量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·紫外诱变及筛选结果 | 第37页 |
·初始菌株SCAU-3-2与突变株MUT-Y-5形态对比 | 第37-38页 |
·突变株MUT-Y-5遗传稳定性测试结果 | 第38-40页 |
·突变株MUT-Y-5培养条件初步优化 | 第40-41页 |
·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分离鉴定 | 第41-46页 |
·薄层层析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柱层析分离及成分鉴定 | 第42-45页 |
·突变株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情况 | 第45-46页 |
4 讨论 | 第46-52页 |
·初始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| 第46-48页 |
·有益突变株的诱变及筛选 | 第48-50页 |
·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分离鉴定 | 第50-52页 |
5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