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41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背景 | 第9-39页 |
一、泰国与中国关系 | 第9-11页 |
二、泰国汉语教学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三、泰国佛学院教学简况 | 第12-13页 |
四、泰国佛学院汉语教学现状 | 第13-37页 |
五、汉传佛教寺庙的历史 | 第37-39页 |
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9-40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40页 |
一、调查问卷法 | 第40页 |
二、文献资料法 | 第40页 |
三、参与观察法 | 第40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二章 学习动机研究概况 | 第41-53页 |
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定义及分类 | 第41-43页 |
一、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定义 | 第41-42页 |
二、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动机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| 第43-47页 |
一、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综述 | 第43-46页 |
二、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综述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| 第47-53页 |
一、关于学习动机类型的研究 | 第48-49页 |
二、影响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研究 | 第49-51页 |
三、泰国汉语学习动机着研究综述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泰国僧侣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3-129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 | 第53-54页 |
一、泰国北部有6所佛学院 | 第53页 |
二、泰国中部有2所佛学院 | 第53页 |
三、泰国东部 有2所佛学院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问卷设计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| 第55-91页 |
一、僧侣基本信息 | 第55-71页 |
二、学习汉语的情况 | 第71-80页 |
二、汉语学习动机类型 | 第80-83页 |
四、动机类型的因素分析 | 第83-91页 |
第四节 各佛学院的僧侣学习动机分析 | 第91-122页 |
一、菩辛寺(Wat Phra sing) Thammarat Suksa School | 第91-94页 |
二、Wat-Si Soda - Somdet Phraphutthachinnawong School | 第94-98页 |
三、Chetuphonsuksa School | 第98-101页 |
四、Samakee Wittayathan School | 第101-104页 |
五、Maerim Wittaya School | 第104-107页 |
六、万佛慈思寺 万佛慈思佛学院 | 第107-110页 |
七、龙莲寺 龙莲中学 | 第110-113页 |
八、法身寺 法身寺佛学院巴吞他尼府 | 第113-116页 |
九、普德寺 普德中学春武里府 | 第116-119页 |
十、寇觉萨叠佛学院 巴真府 | 第119-122页 |
第五节 泰国僧侣学习汉语动机的访谈 | 第122-129页 |
一、CHANCHAI法师 | 第122-123页 |
二、PANUWAT法师 | 第123页 |
三、SUTEP法师 | 第123-124页 |
四、Dr.SUTHAM KEAWKAN校长 | 第124-125页 |
五、婷婷老师 | 第125页 |
六、Piyaporn老师 | 第125-126页 |
七、ATITEP沙弥 | 第126页 |
八、CHAIROCH沙弥 | 第126-127页 |
九、WAYU沙弥 | 第127页 |
十、TUTIYATORN沙弥 | 第127-129页 |
第四章 汉语学习动机分析与建议 | 第129-135页 |
第一节 泰国僧侣汉语学习动机情况 | 第129-132页 |
一、泰国僧侣汉语学习动机的情况 | 第129-130页 |
二、泰国僧侣汉语学习动机分析 | 第130-132页 |
第二节 针对泰国僧侣汉语学习动机的汉语教学建议 | 第132-135页 |
一、多渠道全方位激发泰国僧侣汉语学校兴趣 | 第132页 |
二、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| 第132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38页 |
附录 | 第138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