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8页 |
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二 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(一)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二)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三 研究的相关内容 | 第13-18页 |
(一)研究材料 | 第13-15页 |
(二)研究理论 | 第15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四)论文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 | 第18-24页 |
一 词汇的文化性语义内涵 | 第18-20页 |
二 文化性语义的动态特性 | 第20-21页 |
三 在语境中建构词汇的文化性语义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词汇文化性语义与教材释义 | 第24-28页 |
一 文化性语义认知理念 | 第24页 |
(一)区别于“词典语法书”释义 | 第24页 |
(二)有别于文化教学 | 第24页 |
二 词汇文化释义的性质 | 第24-26页 |
(一)建立汉语词汇和汉语概念的直接联系 | 第24-25页 |
(二)形成汉语思维 | 第25页 |
(三)达到高级阶段词汇学习目标的有效步骤 | 第25-26页 |
三 教材中词汇文化释义的方法论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《发展汉语(高级综合Ⅰ)》词汇的文化性语义分析 | 第28-34页 |
一 《发展汉语(高级综合Ⅰ)》的词汇释义类型 | 第28-30页 |
二 《发展汉语(高级综合Ⅰ)》词汇的文化性语义处理 | 第30-32页 |
(一)概念性文化义忽视 | 第30页 |
(二)内涵性文化义缺失 | 第30-31页 |
(三)系统性文化义混乱 | 第31-32页 |
三 基于词汇释义类型的文化性语义分布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词汇的文化性语义在对外汉语领域的应用 | 第34-38页 |
一 构建以文化性语义为纲的教材词汇编写理念 | 第34页 |
二 词语文化性语义的教学方法 | 第34-35页 |
三 培养认知语义的隐喻意识 | 第35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附件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