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干族留学生汉语代词习得偏误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.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1 汉语代词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对外汉语代词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3.3 留学生中介语代词偏误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.1 调查访谈 | 第17页 |
1.5.2 文献研究 | 第17页 |
1.6 论文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 | 第17-21页 |
1.6.1 语篇语言学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6.2 中介语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6.3 偏误分析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东干族留学生语言状况 | 第21-26页 |
2.1 东干族留学生的的语言使用现状 | 第21-25页 |
2.1.1 独立性 | 第21页 |
2.1.2 融合性 | 第21-22页 |
2.1.3 通俗性 | 第22-25页 |
2.2 俄汉语法及其代词对比 | 第25-26页 |
3.东干族留学生汉语中介语代词偏误类型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1 代词多余 | 第26-29页 |
3.1.1 主语多余 | 第27-28页 |
3.1.2 定语多余 | 第28-29页 |
3.1.3 该用名词而用了代词 | 第29页 |
3.2 代词缺失 | 第29-31页 |
3.2.1 主语缺失 | 第30页 |
3.2.2 定语缺失 | 第30-31页 |
3.3 代词指代不明 | 第31-32页 |
4.偏误原因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1 母语负迁移 | 第32页 |
4.2 目的语过度泛化 | 第32-33页 |
4.3 学习者个体差异 | 第33-35页 |
4.3.1 接触时间不同 | 第33-34页 |
4.3.2 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不同 | 第34-35页 |
5.对东干族留学生对外汉语代词教学的建议 | 第35-39页 |
5.1 培养语篇意识 | 第35-36页 |
5.2 充实对外汉语教学内容 | 第36页 |
5.3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| 第36-37页 |
5.3.1 加强教师责任感 | 第36-37页 |
5.3.2 加强课堂练习 | 第37页 |
5.4 端正学习态度 | 第37-39页 |
6.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东干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表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