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戏剧音乐理论论文--歌剧、歌舞剧音乐论文

谭盾歌剧《牡丹亭》中“杜丽娘”的人物形象与演唱分析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7-1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7-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9-10页
第一章 谭盾及其歌剧第10-16页
    一、谭盾个人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谭盾歌剧创作特点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化背景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音乐本体特征第12-16页
第二章 歌剧《牡丹亭》的创作理念第16-33页
    一、歌剧《牡丹亭》的剧情介绍第16-18页
    二、歌剧《牡丹亭》的音乐创作特色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歌剧的主题创作特色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歌剧的主题创作手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生活化念白的音乐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打击乐的使用第24-25页
    三、歌剧《牡丹亭》结构布局第25-30页
    四、外界对歌剧《牡丹亭》的评价第30-33页
第三章 歌剧《牡丹亭》“杜丽娘”唱段的演唱分析第33-44页
    一、“杜丽娘”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性格刚烈,反抗世俗的人物形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温柔细腻,为爱执着的人物形象第34页
    二、“杜丽娘”唱段音乐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《I ONCE DREAMESD》音乐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《At Peony Pavillion》音乐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《can it be true》音乐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三、歌剧演唱中技巧运用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腔体运用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气息运用第42-44页
第四章 歌剧《牡丹亭》对未来中国歌剧发展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一、歌剧理念的创新第45页
    二、创作手法的创新第45页
    三、表演风格和演唱方法的创新第45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瓦格纳“整体艺术”观对音乐剧的影响
下一篇:贝利尼六首小咏叹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