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莓酒挥发性成分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1.1 蓝莓概述 | 第9-10页 |
1.1.1 蓝莓栽培 | 第9页 |
1.1.2 蓝莓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| 第9-10页 |
1.1.3 蓝莓加工 | 第10页 |
1.2 果酒研究 | 第10-18页 |
1.2.1 果酒概述 | 第10页 |
1.2.2 果酒分类 | 第10-11页 |
1.2.3 果酒香气研究 | 第11-15页 |
1.2.3.1 香气的种类 | 第11-13页 |
1.2.3.2 果酒中香气物质 | 第13-14页 |
1.2.3.3 影响果酒香气成分的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2.4 果酒香气分析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4.1 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 | 第16页 |
1.2.4.2 感官评价 | 第16页 |
1.2.5 香气分析样品的制备 | 第16-18页 |
1.2.5.1 液-液萃取 | 第17页 |
1.2.5.2 固相萃取 | 第17页 |
1.2.5.3 顶空萃取 | 第17页 |
1.2.5.4 蒸汽蒸馏 | 第17-18页 |
1.2.5.5 固相微萃取 | 第18页 |
1.3 蓝莓及蓝莓酒香气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2.引言 | 第19-20页 |
2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9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2.2.1 不同品种蓝莓酒感官评价 | 第19页 |
2.2.2 蓝莓酒香气成分检测 | 第19-20页 |
3.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5页 |
3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3.1.2 主要试剂 | 第20页 |
3.1.3 仪器和设备 | 第20-21页 |
3.2 试验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2.1 蓝莓酒酿造 | 第21页 |
3.2.2 蓝莓成品酒香气成分检测 | 第21-22页 |
3.3 检测方法 | 第22-23页 |
3.3.1 蓝莓酒糖分检测 | 第22页 |
3.3.2 香气成分检测 | 第22-23页 |
3.4 感官分析 | 第23页 |
3.5 主成分分析 | 第23-25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8页 |
4.1 六品种蓝莓酒 | 第25-36页 |
4.1.1 物质分析 | 第25-34页 |
4.1.1.1 萜烯类物质 | 第30页 |
4.1.1.2 酯类物质 | 第30-32页 |
4.1.1.3 醇类物质 | 第32-33页 |
4.1.1.4 醛酮类物质 | 第33页 |
4.1.1.5 酸类物质 | 第33-34页 |
4.1.2 六品种蓝莓酒主成分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1.3 感官评价 | 第36页 |
4.2 三种酿酒酵母酿造蓝莓酒 | 第36-42页 |
4.2.1 三种酵母酿造蓝莓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2.1.1 萜烯类物质 | 第37-38页 |
4.2.1.2 酯类物质 | 第38-39页 |
4.2.1.3 醇类物质 | 第39-40页 |
4.2.1.4 醛酮类物质 | 第40页 |
4.2.1.5 酸类物质 | 第40-41页 |
4.2.2 三种酵母酿造蓝莓酒主成分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3 不同温度酿造蓝莓酒 | 第42-48页 |
4.3.1 物质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3.1.1 萜烯类物质 | 第43-44页 |
4.3.1.2 酯类物质 | 第44-45页 |
4.3.1.3 醇类物质 | 第45-46页 |
4.3.1.4 辛酸 | 第46页 |
4.3.2 不同酵母酿造蓝莓酒主成分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讨论 | 第48-49页 |
6.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