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香型白酒工艺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白酒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4页 |
·白酒简介 | 第11页 |
·酒的起源 | 第11页 |
·酒曲的起源 | 第11-13页 |
·白酒的起源 | 第13页 |
·白酒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白酒分类 | 第14-17页 |
·按生产方式分类 | 第15页 |
·按糖化发酵剂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按白酒香型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兼香型白酒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1页 |
·兼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兼香型白酒勾兑品评实验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兼香型原酒实验方法 | 第21-35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1-23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感官品评标准 | 第22-23页 |
·兼香型原酒的工艺流程 | 第23-27页 |
·麸曲的制备 | 第27-32页 |
·麸曲培养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试管培养 | 第28页 |
·三角瓶培养 | 第28-30页 |
·曲盒制备米曲霉麸曲 | 第30-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曲配比实验 | 第32页 |
·高温堆积实验 | 第32-33页 |
·控制发酵时间实验 | 第33页 |
·控制入窖温度实验 | 第33页 |
·响应面法分析实验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兼香型酒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3页 |
·加曲配比不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对出酒率及酒口味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气象色谱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高温堆积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出酒率以及感官品评 | 第39-40页 |
·气象色谱分析 B2组酒样 | 第40-41页 |
·控制发酵时间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出酒率以及感官品评 | 第41-43页 |
·气象色谱分析 C2组酒样 | 第43-45页 |
·控制入窖温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出酒率以及感官品评 | 第45-46页 |
·气象色谱分析 D3组酒样 | 第46-47页 |
·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2页 |
·设计组合结果与方差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出酒总量的响应面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兼香型酒的勾兑与调味 | 第53-63页 |
·引言 | 第53页 |
·酒精预处理 | 第53-5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3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勾兑与调味实验方法 | 第58-60页 |
·酒的勾兑 | 第58页 |
·酒的调味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59-60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7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63页 |
·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| 第63-64页 |
·兼香型白酒的展望 | 第64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3页 |
一、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3页 |
二、其他科研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