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发展模式探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五、理论视角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斯洛文尼亚汉语教育事业发展史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孔子学院成立前斯洛文尼亚的汉语教学概述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孔子学院成立后斯洛文尼亚的汉语国际教育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的运行现状 | 第20-37页 |
第一节 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的运作模式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教学模式 | 第22-26页 |
第三节 汉语测试与汉语比赛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孔子课堂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汉语业务拓展 | 第27-31页 |
第五节 孔子课堂师资构成与培训 | 第31-37页 |
第三章 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运行中的问题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师资配备与教学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开发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课程设置不合理 | 第41-43页 |
第四节 日常管理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斯洛文尼亚孔子课堂的建设模式 | 第45-52页 |
第一节 管理模式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教学模式 | 第46-49页 |
第三节 本土化运作模式 | 第49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