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4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5-22页 |
1.4 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1.4.1 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 | 第22-23页 |
1.4.2 语言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理论 | 第23-24页 |
1.4.3 输入假设理论 | 第24-26页 |
1.5 文献综述 | 第26-37页 |
1.5.1 幼儿言语能力发展水平与留守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现状 | 第27-29页 |
1.5.2 影响幼儿言语能力和留守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因素 | 第29-36页 |
1.5.3 幼儿语言教育和提高留守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 | 第36-37页 |
1.6 研究设计 | 第37-41页 |
1.6.1 研究问题 | 第37页 |
1.6.2 研究对象 | 第37-38页 |
1.6.3 研究方法 | 第38页 |
1.6.4 研究工具 | 第38-39页 |
1.6.5 数据采集 | 第39页 |
1.6.6 研究过程 | 第39-41页 |
2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现状 | 第41-53页 |
2.1 农村3-4岁留守幼儿普通话倾听能力较差 | 第41-44页 |
2.2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较为缓慢 | 第44-45页 |
2.3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标准程度与语言能力呈正相关 | 第45-46页 |
2.4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使用率较低 | 第46-47页 |
2.5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受方言影响 | 第47-51页 |
2.6 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发展趋势 | 第51-53页 |
3 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发展的因素 | 第53-87页 |
3.1 个体差异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3.2 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的影响 | 第59-83页 |
3.2.1 留守幼儿主要照料者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59-63页 |
3.2.2 主要照料者的教养态度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63-69页 |
3.2.3 主要照料者的语言态度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69-72页 |
3.2.4 亲子活动频率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72-76页 |
3.2.5 家庭电子设备使用情况影响留有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76-79页 |
3.2.6 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幼儿联系频率和方式影响留守幼儿普通话习得 | 第79-83页 |
3.3 幼儿园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3.3.1 硬件设施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| 第83页 |
3.3.2 师资条件对农村留守幼儿水平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3.3.3 幼儿园课堂和教学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| 第84页 |
3.3.4 幼儿园的管理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3.4 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听说能力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3.5 方言经验对幼儿普通话习得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4 提高农村留守幼儿普通话水平的建议 | 第87-95页 |
4.1 通过家园共育提高留守幼儿的普通话水平 | 第88-89页 |
4.2 扩展留守幼儿生活空间和内容 | 第89-90页 |
4.3 充分利用电子设备 | 第90-91页 |
4.4 提高教师语言修养,在幼儿园内创建纯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| 第91-92页 |
4.5 探索符合农村留守幼儿的语言教学方法 | 第92-93页 |
4.6 改革校园管理方式,建立有效的奖励竞争机制 | 第93页 |
4.7 政府和社会应为留守幼儿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提供物质精神保障 | 第93-95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5.1 结论 | 第95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3页 |
附录 | 第103-137页 |
附录一 园长问卷 | 第103-107页 |
附录二 幼儿园教师问卷一 | 第107-112页 |
附录三 幼儿园教师问卷二 | 第112-115页 |
附录四 幼儿监护人问卷 | 第115-123页 |
附录五 幼儿调查问卷 | 第123-127页 |
附录六 普通话测试一 | 第127-131页 |
附录七 普通话测试二 | 第131-133页 |
附录八 访谈提纲 | 第133-134页 |
附录九 故事内容 | 第134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38页 |